原標題:北京自貿試驗區突出科技創新,要用好人才與資本兩個要素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北京自貿試驗區建設中,如何進一步突出科技創新特點?今天(9月24日)下午,北京市科委黨組書記、主任許強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北京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助力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必須用好人才與資本兩個要素,以數字經濟爲引領,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推動場景落地,着力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制度高地與成果高地。

首先,加大力度吸引集聚海內外優秀人才。試點開展外籍人員配額管理制度,探索制定分層分類人才吸引政策;探索建立過往資歷認可機制;對境外人才發生的醫療費用,開展區內醫院與國際保險實時結算試點;爲研發、執業、參展、交流、培訓等高端人才提供簽證便利。通過相關政策的實施,建立多層次、全方位人才體系,助力創新人才成長。

促進創投機構集聚,構建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全面落實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完善外商投資促進、項目跟蹤服務和投訴工作機制。探索賦予中關村科創企業更多跨境金融選擇權,在宏觀審慎框架下自主決定跨境融資方式、金額和時機等。推動科技創新片區發展天使投資、創業投資,建設全球創業投資中心。

加強知識產權管理、保護,運用,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知識產權機制。探索建立公允的知識產權評估機制,完善知識產權質押登記制度、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分擔機制以及質物處置機制。設立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審慎規範探索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開展外國專利代理機構設立常駐代表機構試點工作。探索國際數字產品專利、版權、商業祕密等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建設。

此外,強化數字技術作爲建設自貿試驗區的重要引擎,加快推動應用場景落地。應用區塊鏈等數字技術系統規範跨境貿易、法律合規、技術標準的實施,保障跨境貿易多邊合作的無紙化、動態化、標準化,整合高精尖製造業企業信息和信用數據,打造高效便捷的通關模式。支持企業數字化賦能,搭建大規模、高精度模擬與算力平臺,推動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落地應用,爲企業技術創新提供更多高含金量的應用場景。

許強介紹,北京科技資源優勢明顯,有着以中國最優秀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爲代表的90多所高校和1000多家科研院所,在校大學生、研究生超過100萬人,擁有研發人員約27萬人,兩院院士在京830人,佔全國47.2%。目前,北京集聚了4000多家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全國80%的天使投資人和三分之一的股權投資機構,風險投資累計金額在全球僅次於硅谷。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