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时间的流逝,今年的“双十一”也即将到来,各大电商平台打折力度非常之大,很快便引起了人们的疯狂购物。对于如今的我们而言,科技和交通越来越发达,而人们购物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商场购物以及网购,成为了大部分中国人息息相关的生活。

当然,有些人在忍不住剁手的时候,心中也会有所感慨,如今人们的购物方式五花八门的,而古代人的购物方式又是怎么样的呢?

古代人的购物方式

对于古代人的购物方式,其实《花木兰》一文中有所介绍,那就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也就是说,在花木兰生活的年代,也可以理解为作者生活的年代,人们是有集市的存在的,并且根据方位的不同,所买卖的东西也有所差别,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而在《清明上河图》中,其实对于北宋时期汴京的集市场景也有清楚的描述。在那个年代,“市”其实可以算得上是当时人们的一个购物平台,人们一般会采取赶早集的方式去购物。而这样的方式,其实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依旧是存在的,也被人们称之为“赶集”。

当然,在古代的时候,除了面向社会大众的集市之外,还包括了不少专门性的集市,比如在电视剧《大宅门》中,白景琦所去的药市便是一个经典的存在

古人不出门也能购物

当然,说到这里有人也会好奇,古人的购物方式如此麻烦吗?如果不出门的话,是不是就没办法买东西了呢?其实也并非是如此的,在当时还是存在一些货郎的,他们一般会背着自己的商品,挨家挨户进行推销,不过这些物品一般不会太过于庞大罢了

古代商行

当然,除了集市、货郎之外,古代还有大型的商贸公司,也被称之为商行,他们所售卖的东西就比较多了,比如茶叶、布料和笔墨纸砚等,可谓是应有尽有,和我们如今的超市都可以相媲美。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涌现出了不少的商派,比如徽商便是经典的一个例子,其在当时的名气,远远不逊色于如今的淘宝和京东。

古代购物节

如今的我们有很多的购物节,比如双十一、双十二和六一八等等,而在古代的时候,其实大多数的节日都可以称之为购物节,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元节、七夕节。

一般而言,在春节之前会有一个腊月集,从而帮助人们购买过年时的物品,而在春节的时候会有庙会的存在,在元宵节的时候还有灯市,用于猜灯谜和吃小吃。

最不可思议的是,在古代的时候,七夕是一个标准的购物节,比如在宋朝的《醉翁谈录》中有这样的记载:“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至夜方散。”可见,女子的购物能力,从古至今都是不可小觑的。

参考资料

《醉翁谈录》

《花木兰》

《中国通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