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宇宙,茫茫太空。從古至今人類都沒有停止過對宇宙的探索。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了天地觀念,儘管盤古開天闢地,夸父逐日、嫦娥奔月這些話題都是神話故事,但也從側面反映了人們對自然和宇宙的理解,也讓歷朝歷代的人們有了探索宇宙的動力和恆心。對宇宙的探索發展最快的就是前蘇聯和美國了。早在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就把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太空,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的世界上第一個宇航員尤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乘坐世界第一個個宇宙飛船“東方1號”,進入離地面181~327千米的空間軌道,從此開啓了人類載人航天的新時代。

看到這裏,可能很多人以爲尤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地球生物,其實不然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地球生物是一條狗,而且還是一個流浪狗,那麼它到底是怎麼樣由一個流浪狗變成了一個到現在依然被人們銘記的“航天員”呢,下面筆者細細爲大家介紹。

上世紀50年代,前蘇聯的航天團隊,計劃了一項名叫“斯普特尼克2號”的任務。這項任務的主要目標,是將活的地球生物送入太空,但沒有返回地球的計劃。因爲當時的航天科技並不發達,且危險係數極高,衛星也並沒有返回地球的能力。科學家們不得不先考慮動物來代替宇航員,實現有去無回的太空旅行。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成功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它真正開啓了人類探索宇宙的大門,緊接着,一個月後的11月3日,迎來了第二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2號”的發射。可這次人造衛星的發射,和之前的可不一樣,因爲它需要和一隻叫“萊卡”的狗狗一起升空。萊卡是莫斯科街頭的流浪狗,當時被發現時還不到3歲。除了它被選中要送往太空外,還有9只狗狗也成爲了備選的目標。

最後之所以要選擇“萊卡”是因爲它是一隻流浪狗,它有着溫順的性格,和機智的大腦以及討人喜歡的外表,可以在惡劣的環境中有着更強的生存能力,冬季的莫斯科街道氣溫在零下20度,但它依然堅強地活下來了,說明它的適應能力很強。被選中之後,它就在莫斯科郊外的太空醫學研究所裏進行着極爲嚴苛的訓練,萊卡當然不明白其中的緣由,就算訓練辛苦一點,但不用再流浪,而且還有美味可口的食物,它也是任勞任怨,而且憑藉着出色的技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在它要即將乘坐火箭衛星飛向太空的時候,科學家爲了監測它的心跳還有呼吸,在萊卡的身體表面裝置了感應器,可以讓數據能迅速地傳回地球。接着,萊卡被送入了專門給它設計的加壓密封艙裏面,這個密封艙在火箭的頭部,正面對着的是一個攝像頭。科學家還爲它準備了食物、水和一個可以產生氧氣的裝置,還有一個用來降溫的電風扇。面對這麼舒適的環境,萊卡怎麼也不會想到,福兮禍所伏,它將成爲了人們探索太空的一個炮灰。一切準備齊全後,1957年11月3日當地時間上午10時28分,萊卡升空。結果,在幾個小時後,感應器數據傳回萊卡失去了生命體徵。

但是前蘇聯當時可沒有按照事實公佈,它們當時公佈的結果是萊卡完成了一週的飛行任務,在離地球1600千米的高處,按照計劃,喫下了含有劇毒的晚餐後去世,這是爲了避免它在重返地球大氣層時遭遇痛苦的死亡。這一說法隱瞞了世人近半個世紀。直到2002年,真相才被前蘇聯科學家,馬拉山科夫博士在休斯頓舉行的世界太空會議上公佈了出來。

他表示,升空沒多久後,綁在萊卡脖子上的醫學傳感器傳回地面的數據顯示,萊卡的心率達到平日訓練的三倍。傳感儀的壓力指標等數據都顯示出,在生命的最後階段,萊卡都在承受着巨大的痛楚。也就是說,它剛飛上天幾個小時,就一直承受着高溫、高壓,還有驚嚇,在發射5到7小時之後,徹底收不到它的任何信息了。

真相一經公佈,引發了全球有關動物權利的大辯論。很多人認爲,即使它的犧牲換取了航空領域的重大突破,也無法彌補它死前遭受的恐懼和痛苦。直到現在,人們對徠卡的緬懷和紀念也從未停止過,萊卡以太空英雄的身份,被寫入了人類歷史,在每個紀念的時刻被供奉和獻祭出來。人們爲萊卡,作曲、寫書、漫畫、發行郵票、製作電腦遊戲、拍攝以萊卡爲題材的動畫片、電影。

2008年4月11日,俄羅斯官方在莫斯科還爲萊卡建立了一座紀念碑。紀念碑的附近,就是當年將萊卡送上太空的軍事研究機構,碑的模樣則是一隻站在火箭上的狗。此外,萊卡也留名於莫斯科宇宙征服者紀念碑,紀念其在太空航行研究中所留下的偉大貢獻。 當然了,萊卡沒有完成的任務,在1960年7月28日,由“貝爾卡”和“斯特雷卡”這兩隻狗狗替它完成了太空之旅的使命,並且安全返回,從此受到了英雄式的待遇。

萊卡這隻狗狗悲慘又光榮的遭遇,雖然讓人唏噓,但它的英勇獻身富有劃時代的意義。面對神祕又浩瀚的宇宙,人類追逐的腳步從未停止。但在認識瞭解太空的這一路上充滿了曲折,甚至需要付出生命的代價。由衷的希望,人類在實現航空科技的進步時,能夠讓我們不再看到任何生物的傷亡,這樣令人惋惜和恐懼的犧牲,也不會再重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