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氏雜談#

西安航天研究所:某組合動力發動機首飛成功。

制約中國航空航天的發動機將迎來革命性變化,新能源的使用將徹底打破西方世界對航空發動機的壟斷。中國航發幾十年努力,終於迎來收穫,六代機、高超音速導彈、航天器等可以廣泛應用。

六代機是對未來戰機的稱謂,究竟如何定義尚未可知。我們都知道五代機是超機動、超感知、超音速巡航,隱身。五代機的出現,創造了五代機對四代機的許多傳說,如F-22和殲-20,他們在視距內和超視距對戰中都創造了100以上比1的對戰記錄,五代機遠遠的把四代機甩到了身後。

那麼六代機呢?在如何定義六代機之前我們先看中國戰鬥機的發展歷程。


從殲6-殲10,中國戰鬥機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新之路。

當新中國國慶大典長安街上空飛過的17架雜牌飛機時,中國戰鬥機的發展就開始了,面對西方社會的技術封鎖,自主創新,與核潛艇、驅逐艦、洲際導彈一樣,新中國從無到有,從有到強,一點點發展起來。

如果殲-6、殲-7、殲-8是戰鬥機自主研發的基礎,殲-10就是開拓創新。

殲-10從1994年開始設計,採用全動鴨翼加三角翼佈局,這在當時不是戰鬥機的主流設計,當時作爲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獨立研發的第一款四代機,雖然較F-16稍顯落後,但卻在鴨翼氣動設計上創造出了一條道路,從殲-10基本型,到殲-11B,在到2018年服役的殲-10C,殲-10的不斷改進,創造了中國戰鬥機發展之路,而殲-10C已經優於同時代的四代機,是名副其實的四代半戰機。服役數量近700架,成爲了守護我們天空的中堅力量。

同時殲-10的自主創新,創造了一條屬於我們的戰鬥機研發之路,2011年殲-20橫空出世,中國戰鬥機終於走到了世界前列。

殲-20隱身戰鬥機於2011年首飛,2017年服役,目前數量約50架,是世界上現役的第三款五代機,但是在氣動設計、隱身設計、雷達、航電等方面卻是領先世界,相比F-22的早期隱身塗料和800公里的航程半徑,殲-20的隱身吸波材料,有源相控陣雷達和超大航程,優勢無疑太多了,而F-35因先天缺陷,除了隱身屬性,就是一款四代機,與殲-20沒有可比性。


五代機我們已經趕上,六代機的標準由我們來定義

世界上研究五代機的國家很多,但是服役的五代機只有殲-20和F-22、F-35,另外我們在殲-20研發的同時,2012年第二款隱身戰鬥機鶻鷹就已經首發,目前第三架原型機已經曝光,相信距離定型已經不遠了。2020年更是曝光了新一代隱身戰機明年首飛。

三款五代機的研發,無疑我們已經領先全世界。

戰鬥機的發展都是研發一代、儲備一代、生產一代。

在2011年殲-20首發的同時,那麼我們六代機的研發已經開始了。

其他國家也是如此,相信在F-35服役後,六代機研發也已經開始,根據網上曝光的信息,2030年六代機將會服役,那麼現在曝光原型機也是複合時間節點。

網上概念圖

但是關鍵問題是,六代機如何定義,怎麼的技術革新,才能稱得上六代機呢?

如何定義六代機:

六代機不應該是五代機的簡單升級,應該是革命性變化,畢竟現代科技發展迅速,不能是隱身雷達機動性等方面的升級。因此未來六代機可能具備以下標準:

第一標準:智能飛行,未來空中任務是與無人機結合,因此六代機必須具備無人駕駛功能,以方便駕駛員指揮無人機作戰。

第二標準:動力形態變革,受制於發動機和石油作爲能源,戰鬥機的航程大大受限,而新世紀新能源的發展非常迅速,尤其是在汽車、電車、火車等項目上,混合動力等新能源已經得到廣泛應用。而且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另外在航天科技的發展上,無論是X-37B空天飛機的多次宇宙飛行及迴歸,還是SpaceX載人飛船的飛行,中國最新發射的航天器,都實現了新能源太陽能的利用,以及重複飛行。

X-37B空天飛機


某組合動力發動機的首飛成功,標誌着中國在新能源的研發和使用上已經站在世界前列。

而六代機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動力變革,如混合動力,這樣可以增加戰鬥機的航程,飛的更遠,甚至於洲際飛行都不再是戰略轟炸機的專利。

六代機動力系統的革命,讓長時間受制於航空發動機的我們,彎道超車,六代機這次該由我們定義。

關於六代機的競爭已經在路上,加油中國航空工業。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