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摯信資本入主WeWork中國 能否解聯合辦公之困

行業變奏序曲

沉寂許久的聯合辦公賽道再次迎來鉅變。

9月24日,WeWork中國獲老股東摯信資本2億美元追加投資。同時,摯信資本的運營合夥人姜躍平被任命爲WeWork中國的代理CEO。

今年以來,除了納什空間再獲老股東遠洋資本增資,整個聯合辦公賽道並無新的融資消息。這意味着,WeWork中國2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是今年目前爲止聯合辦公賽道最大金額單筆融資。

據外媒報道,WeWork本次出售的是中國業務的的多數股權,本輪融資完成後WeWork僅保留少數股權和一個董事會席位。

本輪融資之前,WeWork擁有WeWork中國59%股權,其餘股權掌握在軟銀、弘毅投資和摯信資本等投資者手中。融資完成後,WeWork中國過半股權落在摯信資本手中,WeWork的母公司We Company則失去中WeWork中國的運營控制權,作爲交換,其將繼續在品牌和服務上獲得年度服務費。

早在2018年7月,摯信資本就通過融資進入WeWork中國股東名單,彼時淡馬錫、摯信資本、軟銀和弘毅投資共對WeWork中國注資5億美元,後者估值達到50億美元。

今年一月,同爲WeWork中國老股東的淡馬錫與摯信資本就透露正在就增持WeWork中國進行談判,希望獲得WeWork中國的控制權。有消息稱,當時WeWork中國的估值約爲10億美元。

WeWork中國估值斷崖式下跌,僅僅是WeWork衰落的一個縮影。

由於遲遲不能突破虧損,WeWork的商業模式和估值受到越來越多質疑。再加上IPO擱淺、創始人離職、機構撤資等連環打擊,WeWork估值一路暴跌。據軟銀今年五月披露信息,WeWork估值已跌至29億美元,相較於巔峯時期的470億美元縮水了九成以上。本次出售中國業務,也是爲了削減成本。

既然家大業大的軟銀未能救活WeWork,已經身在局中的摯信資本爲何要再次加碼,親自下場執掌WeWork中國呢?

第二次踏入聯合辦公賽道

WeWork中國並不是摯信資本首次出擊聯合辦公領域。

早在2011年,摯信資本就與紅杉資本一同投資了聯合辦公品牌創富港(836090.OC),後者2016年在新三板掛牌.截至今年六月末,摯信資本持有創富港5.56%股份。

與仍需輸血的WeWork不同,創富港在掛牌新三板前已經實現盈利。2016-2018年,創富港分別實現淨利76.55萬、2400.7萬、3263.1萬元。2019年,在新店虧損和銷售費用增加導致淨利下滑超六成的情況下,創富港歸屬掛牌公司淨利潤仍達到1190.7萬元。

今年上半年雖有疫情影響,創富港營收、淨利分別達到2.81億和1812.03萬,同比增10.41%和103.73%。

雖然創富港已經盈利多年,但每年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幾的營收增速和兩三千萬的盈利水平,仍被外界認爲盤子太小、想象空間有限。

因此,對於摯信資本來說,拿下WeWork中國控制權,無疑可以在聯合辦公賽道補足創富港短板。

WeWork中國業務發展一直高舉高打,曾經是WeWork全球化的重要一環。

WeWork此前欲登陸資本市場時,曾表示美國業務在總收入的佔比正在下降,未來幾年將繼續擴大美國外市場的業務。在WeWork去年遞交的招股書中,“中國”一詞被提及173次,是當時WeWork最重視的戰場之一。

WeWork中國是WeWork的亞洲第一站,2016年首登上海,2018年以25億元價格收購了同類競爭企業裸心社,並在當年七月獲得了淡馬錫、弘毅投資、摯信資本、軟銀中國等投資方的5億美元B輪融資。截至目前,WeWork中國在12個城市擁有100多個辦事處。

值得一提的是,WeWork進入中國之時,正是中國共享經濟蓬勃發展之際。受益於政策暖風頻吹,優客工場、SOHO 3Q、夢想加等本土聯合辦公企業也逐漸興起。WeWork中國的發展一直面臨着與本土企業的競爭。

隨着聯合辦公賽道競爭加劇,本質是辦公室出租的WeWork,並沒有顯而易見的技術壁壘,與國內享受政府補貼、或手握大批物業的地產商背景的競爭者相比並無太大優勢。疊加在WeWork持續虧損、模式受到質疑、估值不斷下滑的背景,摯信資本要如何將WeWork 中國“變廢爲寶”呢?

由重轉輕的聯合辦公

本次摯信資本拿下WeWork中國控制權,並且由姜躍平擔任代理CEO,意味着WeWork中國的話語權將轉移到資方手中。

這樣的控制權交接對於聯合辦公企業並不陌生,已經起死回生的氪空間身上就曾經上演。

2019年5月,深陷關店、裁員、欠傭、鉅額起訴等困境的氪空間獲得老股東IDG資本、歌斐資產、英諾等10億元投資。

這輪氪空間歷史上最高的單筆融資也讓其控制權移交到資方手中,管理層因此“大換血”:原歌斐資產合夥人王雪泉出任氪空間CEO、英諾天使基金合夥人姜汐出任氪空間執行總裁,IDG資本也派人進駐。

資方代表入駐後,並未在重資產的地產領域繼續深耕,而是開始輕重資產並舉的業務轉型。氪空間確立了“全週期企業辦公服務商”的新戰略,將業務範圍從“聯合辦公”擴展到“綜合辦公服務+新型資產管理”,推出了財稅、管理、親子等多種直播課程,並聯合相關企業推出租房優惠、健身課堂、蔬菜配送等生活便利服務。

開始“雙腿走路”後,氪空間順利走出困局,目前在北京、上海、廣州等10多個城市,運營40多個聯合辦公社區。

無獨有偶,正在上市衝刺期的優客工場也爲了拓展可盈利業務開始了資產模式的轉換。

今年四月的優客工場五週年戰略發佈會,創始人毛大慶宣佈了“輕資產、重賦能”戰略轉型,計劃2020年達到100個輕資產項目,輕重資產比例達到1:1。轉道輕資產運營的優客工場在今年上半年終於實現了正向經營性現金流,淨流入241.8萬元。

回到WeWork中國身上,新任代理CEO姜躍平是摯信資本的運營合夥人,此前曾任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先後領導過新零售、用戶平臺等業務。在此之前,姜躍平曾在騰訊、雅虎、Kana等多家軟件及互聯網公司工作多年,但並無地產行業經驗。

以此來看,姜躍平領導下的WeWork中國大概率也不會在地產領域多做文章,更大的可能是順應聯合辦公輕資產轉型的趨勢,爲WeWork中國開闢新的業務增量曲線。

所以,雖然WeWork中國再次迎來資方大手筆投資,但僅僅做辦公室出粗生意的聯合辦公行業想要回暖可能性很小。事實上,隨着共享經濟趨於冷靜,中國的聯合辦公市場主旋律已經從高歌猛進變成細水長流。未來行業行業將如何發展,還需要看各家企業誰能率先在輕重結合的業務上打開新的想象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