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打败项羽,不只是韩信一个人的功劳,是全部汉阵营人的功劳

首先,项羽是一个被后世文人戏曲家极度美化的人物,项王残暴失人心是一个在当时就被广泛认可的事实,看看多少诸侯王背叛他,而且是在他强盛的时候背叛就知道了,教员早就说了,个人英雄主义陷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就是纸老虎,历史进程也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其次,刘邦打败项羽,真的不是靠一城一池的得失决定的,是靠大战略一步步温水煮青蛙式的包围歼灭掉的,既有刘邦主力军在正面战场拖住项羽主力,也有各个方向各条战线打辅助的诸侯王骚扰。

从大战略上来说,刘邦一直很稳,如果不是他轻敌浪骚,彭城就该灭了项羽,根本不用到垓下之战。楚汉战争中,在荥阳、成皋一带与项羽对抗的是刘邦,不是韩信,打项羽的是刘邦。刘邦的手下曹参、灌婴、周勃这些人都不在荥阳、成皋,刘邦才打的那么艰难。有的坚守其他重要关隘,有的跟韩信去打仗。

没有韩信,可能刘邦也不会打得那么艰难。龙且、项声带楚军主力打完英布后,已经回去支援项羽打刘邦。韩信把汉军主力带走,刘邦让他回去支援,韩信到修武就不去了。没有韩信,刘邦也许不用去修武夺兵权,其他汉将会直接过去救他。没有韩信,换做其他人,刘邦也不会有固陵之败,韩信不去支援刘邦,导致固陵之败。

史记记载,在项羽彭城之战以后,刘邦逃到荥阳一代,当时形势很不好。一方面兵力损失极大,很多多年的老兵战死,部队被打散,虽然萧何发关中兵上前线,然而新兵为主。一方面魏国倒向楚国,从侧面对汉形成威胁,并且至关重要的关中平原暴露在魏国的攻击范围内,当时关中尚未平定,章邯所在地尚且没有攻破,若魏发兵攻击关中,与章邯响应,则会形成前后夹击,内外难顾的危机局面,汉王此时急得跳脚。

此时前有强楚,侧有狡魏,里有残雍,而其他诸侯或观望或被楚国打服,实在是腹背受敌,外无强援,用诸葛亮的话就是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再者,任何否定刘邦作为最终决策者的功劳,而大肆拔高韩信的成就的,都是不客观的,刘邦无论前期、中期,还是后期,都把韩信拿的死死的,直接驰入军中夺帅印这种事,不是刘邦胆子大,而是刘邦面对韩信时的超级统治力。

说穿了刘邦为什么不怕兵变,因为部队都是他自己的人马啊,韩信只是临时统帅而已。没有韩信,一样有其他人来贯彻刘邦的计划。史书上写了刘邦夺韩信兵权,其实还写了刘邦给韩信兵权,先给后夺。刘邦夺韩信兵权,都有前提,韩信拥兵自重,不去支援刘邦。如果韩信像其他汉将一样去支援刘邦,刘邦也不会去夺韩信兵权。刘邦之所以打败项羽,不只是韩信一个人的功劳,是全部汉阵营人的功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