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臟膿腫,一種很少見的疾病,江蘇來銀務工的朱先生不幸中招了。

原本在胃腸道多見的沙門氏菌不知爲何感染了他的脾臟,導致脾臟長了一個比拳頭還大的膿腫,併發感染性休克,生命危在旦夕。

脾臟長了拳頭大的膿腫

朱先生是江蘇溧陽人,在銀川工作。

今年8月初,身體一直不錯的他突然不明原因開始腹痛腹脹、拉肚子,身體乏力,起初他並沒有在意,誰知情況迅速惡化,短短四五天,他就開始發高燒,全身發黃、乏力加重、無尿。

8月12日,一起工作的同事將他緊急送到了銀川市第二人民醫院急診重症醫學科。初步檢查顯示,朱先生的體溫39.5℃,血壓低至80/50mmgh,精神及其萎靡,處於休克狀態。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發熱患者需要做胸腹部CT檢查,排除感染。

該院急診重症醫學科主任董衛明仔細查看CT檢查結果,在肺部並沒有發現明顯的感染病竈,但是在掃描到肺部下葉的時候,看到了肝臟和脾臟的一小部分,意外地發現脾臟處有一個很大很圓的低密度影子,立即安排做腹部B超檢查,果然發現了異常病竈,約拳頭大小,佔據了整個脾臟的一半以上。結合化驗檢查,考慮診斷爲脾臟膿腫,並感染性休克、多臟器功能不全。

由於病情危急,立即收住到重症監護室觀察治療。

罕見且危險,穿刺引流出350毫升惡臭膿液

說起脾臟膿腫,董衛明也很驚訝,別看它名字普通,其實很罕見,僅佔脾臟疾病的千分之五,發病率低,未經積極治療的死亡率卻極高,董衛明從醫數十載,還是第一次遇到,感覺很棘手。“第八版《外科學》教材中根本沒有提及,翻越其他資料也僅在《黃家駟外科學》中寥寥數筆帶過。”董衛明說。

原本他考慮通過外科手術解決問題,但是化驗結果非常不樂觀,患者的身體已經到了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程度,而且病情一直在進行性加重,基礎情況太差,不適合做開腹手術。

董衛明通過網絡查閱大量專業文獻,發現多爲個案報道,並沒有現成的治療方法,最終看到有用穿刺引流治療的方法治療脾膿腫的個案報道,但多爲平穩患者,像這樣累計多個器官功能損害的實屬罕見。

此時,患者的家屬都在江蘇老家,坐火車趕過來最快也需要3天,而患者體內的膿腫長得特別快,已經超過了脾臟的正常厚度,隨時可能破潰,造成更大範圍的腹腔感染,不能再等了。

他積極與患者本人溝通,決定採取腹部CT和牀旁超聲雙定位引導下經皮脾臟穿刺置管引流術,第二天就實施。

穿刺由急診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李森主操,他剛從上海瑞金醫院EICU進修回來,那裏的急診ICU是全國重症胰腺炎中心,收治華東地區最多的重症胰腺炎患者,李森系統學習了各種腹腔引流管置入、肝脾膿腫、胰腺炎囊腫穿刺操作,手法熟練。

從後腰部穿刺,置入引流管,李森感覺膿腔內張力非常高,第一管深咖啡色膿液頂着穿刺針管湧了出來,一股濃烈的惡臭味迅速在ICU瀰漫開來。“就像一百個雞蛋放臭了,非常刺鼻。”董衛明形容道。

李森繼續操作,一次性引流出350毫升棕褐色膿液。

全身血液淨化,患者轉危爲安

膿液引流出來了,這僅僅是第一步,前期的感染太嚴重,朱先生已經出現了膿毒血癥,全身血液被細菌感染,誘發全身細胞炎症反應,若不及時糾正,會導致全身各個臟器功能衰竭。

董衛明團隊迅速爲患者持續做了2天血液淨化治療,透析濾過+血漿置換,清除體內的細菌和炎症因子。隨着治療的進展,朱先生體內的“毒血漿”逐漸被換出體外,顏色暗沉發黑,與正常血漿大不一樣。

董衛明解釋說,正常人的血漿是淡黃色,有些身體好的年輕人的血漿甚至是清亮的,可見患者感染有多嚴重。

2天共置換了3000毫升血漿,相當於全身所有的血漿都換了一遍,配合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和每天2-3次的膿腔沖洗引流治療,朱先生的情況日漸好轉,膿腔逐漸縮小,引流出的膿液日益減少,直至多次引流液細菌培養陰性,其他理化指標正常,黃疸褪去,小黃人變回了正常膚色。

治療的過程中,董衛明團隊嘗試追溯病因,化驗了膿液,報告爲沙門氏菌,這讓他有點困惑,“沙門氏菌是一種常見的腸道細菌,正常情況下很難跑到脾臟,而且脾這個臟器吧,非常不容易得腫瘤,也非常不容易被感染,這個病例確實非常少見。”

精心治療了一個月,9月14日,朱先生康復了,被家人接回了老家,高興之餘,對銀川市第二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感激不盡。董衛明也很高興,這是一個非常罕見的病例,沒有現成的治療經驗,摸着石頭過河,成功把患者救了回來。而且在病情溝通中,一直得到患者和家屬的充分信任和積極支持,沒有提出一句質疑,“這是醫患雙方互相信任共同攜手過河的結果。”他笑着說。

正是銀川市第二人民醫院全力搶救

及時引流出膿液

將朱先生體內的血漿全部置換了一遍

配合抗感染等治療

才從死神手中救回了生命

幸虧有你

白衣天使

記者:沈亞婷

圖片由銀川市第二人民醫院提供

爲救死扶傷的醫護人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