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日本是清廷的主要海防對象。早在成立北洋海軍時,李鴻章就把日本列爲“頭號大敵”。所以,除了建設海軍、準備情報工作,最關鍵的是如何規劃對日防禦體系。

在北洋水師的作戰策略上,李鴻章的基本意見是“守疆土,保和局”,主要依託陸軍進行防禦及作戰。他的想法是:沿渤海環線修建大量炮臺,卡住自旅順到山東威海一線的“閘門”,防止日本海軍突入渤海灣、威脅津沽大炮臺,再與沿線炮臺聯合作戰。

這種防禦思想看起來比較消極,但李鴻章的理論基礎還是充分的,他認爲,如果再發生和第二次鴉片戰爭一樣的問題—敵軍登陸後直奔京師,應先用陸上的巨大炮臺消滅敵方艦船,海軍包抄其後,陸軍進行合圍。不過,這不是唯一的方案,不少人提出了另一套方案:化守爲攻,進攻東京。

《北洋水師章程》的編寫者之一薛福成提出,如果日軍壓境,我們應用游擊戰牽制其主力艦隊,精銳艦隊進攻長崎、神戶等地,由於日本的國土狹長,日軍一定來不及回救,那就可以轉危爲安了。

無獨有偶,甲午戰爭爆發前夕,張之洞也提過這個想法,並真的去招募洋軍,結果發現經費不足,只得作罷。

就在張之洞提出這個方案之前,著名軍事家姚錫光也提出,可派南洋水師偷襲長崎等地,日本必然從朝鮮撤軍自救。這和張之洞的方案可謂異曲同工,中日當時還沒正式開戰,但已有過交鋒。然而這兩套方案最終都沒實現,到底爲何?

偷襲日本比較簡單,因爲當時日本的主力艦隊已開赴中國海域,其本土的海軍力量薄弱得多。但想通過進攻本土來逼迫日本回救,可就難了。“圍魏救趙”的核心是攻敵所必救,當時日本必救的地方大致是重要軍港和東京,怎麼可能沒有防備呢?東京有上萬近衛兵團駐守,還有強大的岸防炮作爲屏障。長崎等地雖對日本很重要,但以日本動不動就“賭國運”的風格,即便被進攻也不會回救,甚至可能直奔京城,這樣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如果北洋水師真的偷襲日本,日本海軍很可能會截斷北洋水師的歸途;如果換成南洋水師,恐怕也難逃日本海軍的阻擊。如果北洋水師拖住日本海軍,讓南洋水師偷襲日本,效果會不會好些?張之洞和姚錫光都提過類似想法,可南洋水師的實力太弱,所以計劃無法實現。而且,對當時的南洋水師而言,甲午戰爭可不是中日之戰,而是李鴻章和日本的“單挑”,實在沒必要爲李鴻章的榮辱而拼命。

況且,李鴻章根本就沒打算讓北洋水師作爲主力出海進攻,他深知日本海軍遠比清朝海軍強大,遠洋作戰必敗無疑。他當時就希望北洋水師不要全軍覆沒,否則多年心血毀於一旦不說,中國北方門戶大開後清廷將永無寧日。所以他一再命令丁汝昌撤退保船,避免決戰。

另一方面,他深知,如果自己偷襲東京,一旦朝鮮戰事失敗,日軍突破山海關、兵臨京師,慈禧必會勃然大怒,自己恐怕就要身首異處了。所以,他寧願防禦也不會主動出擊—防守輸了最多是“作戰不力”,如果出擊失敗就是“謀逆之罪”。如此,甲午戰爭的失敗也就在所難免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