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衛星遙感信貸技術亮相外灘大會 可破解農村貸款難題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桑梓

9月25日,在上海舉行的“外灘大會”上,基於衛星遙感和AI技術的信貸科技成爲亮點。衛星遙感技術將正式全面在農村金融領域商用,可解決農戶貸款難的問題。

在農村金融領域,傳統金融機構開展服務時面對諸多問題。如農戶缺乏徵信記錄,容易產生信息不對稱;土地、住房無法抵押,難以形成流動資產;風控靠人跑,成本較高。

衛星遙感信貸技術結合衛星遙感圖像,網商銀行通過人工智能等技術,能夠識別農田面積、作物種類、生長狀況。農戶手機圈地“自證”,可綁定人、地、物的關係,並與政府數據交叉驗證,進行產量預測、貸款授信。同時,以五天爲週期,系統會自動更新衛星影像和識別結果,把“靠天喫飯”的風險降到最小。

中國將成爲全球範圍內,率先將衛星遙感技術運用於數字貸款領域的國家。該技術的運用者網商銀行表示,全面商用的第一步,是在全國690個涉農縣城率先推廣該技術,覆蓋全國1/3的涉農縣城,受益農戶已經超過5萬。

用衛星+AI評估農作物資產

農村貸款最大的痛點是,銀行很難知道農戶有多少資產,他們的耕地到底產量多少,價值多少。

網商銀行農村金融風險總監顧欣欣表示,通過人工勘察肯定不現實,農村地廣人稀,人力成本巨大,平均一筆貸款僅人力成本就達到幾百上千元。

得益於人工智能和雲計算技術,網商銀行將衛星遙感信息運用到信貸領域,並將實現全國範圍的覆蓋,滿足低成本、高時效的信貸風控需求。

“農戶可以拿着手機,繞地走一圈,或是在支付寶上把自己的地在地圖上圈出來,衛星就可以去識別這塊地的農作物面積、作物類型,分辨出水稻玉米小麥、花生、菸草等多種作物的區別,目前準確率已達到93%以上。農戶圈出的地塊是否準確,也可以和農戶在政府機構登記的土地流轉、農業保險等數據進行交叉驗證。”網商銀行農村金融首席算法專家王劍解釋道。

有了這個關鍵信息,再結合氣候、行業景氣度等情況,通過幾十個風控模型,就可以預估產量和價值,從而向農戶提供額度與合理的還款週期。

全國1/3縣域9月開始試用

據瞭解,全國約1/3縣域(690餘個涉農縣區)將從9月開始,率先推廣使用這一技術,這些涉農縣此前也都與網商銀行就農村金融達成過戰略合作。

而在此前試用期期間,已經有農戶成爲了受益者。江西宜春市的種糧大戶劉迎鋒是其中一位。

劉迎鋒種植了2000畝水稻,每年插秧、追肥期和收割期,都需要大筆的資金。今年9月,他在手機上標註了自己的地塊,幾分鐘後,35萬元貸款就到賬了。利用網商銀行的貸款,劉迎鋒迅速解決了種子化肥的採購和僱傭工人的勞務費問題。

劉迎鋒表示,種糧規模越大越缺錢,因爲沒有抵押物,以前銀行不敢相信自己,但如今只是在手機上圈了下自己的地,銀行馬上相信了。

這一新方式,也得到多地政府的支持,“傳統信貸,一套手續下來,黃花菜都涼了,農作物不等你。衛星遙感技術真正做到了跟國民政策相符合,能快速把資金送達農戶,我們希望衛星遙感技術在全市落地推廣,讓所有農戶沒有後顧之憂。”宜春市金融辦副主任易宜斌表示。

農村金融科技的中國樣本

王劍團隊提出用衛星做農作物識別的時候是一個晚上,團隊同事都很興奮,畫了一整個黑板,彷彿衛星上的圖像就像自己的眼睛一樣,能看到所有。可是第二天開工的時候發現,衛星遙感背後還有一些技術難點,比較顯著的就是“計算量非常大。”

一方面是,業務要覆蓋全國所有的涉農縣域,覆蓋面非常廣。全國農作物品種複雜,比如黑龍江的稻穀和南方的稻穀可能品種不一樣,光譜特徵也不一樣,存在同物異譜問題。並且,全國地形地貌、氣象等差異較大,這都增加了精準識別農作物的難度。

另一方面,由於風控的時效性要求,需要實時更新衛星影像和識別結果,監測農作物的長勢,判斷作物所處的育苗期、拔節期或收割期等階段,進而分析農戶插秧、打藥、追肥以及收割時期的不同資金需求。系統需要高頻地識別所有縣域的種植情況,對計算能力提出了很大挑戰。

隨着技術的突破,海量算力的問題已經通過雲計算得以解決。藉助螞蟻集團、網商銀行積累多年的雲計算、人工智能等能力,王劍團隊對以上問題逐個攻克,目前對農作物識別準確率在93%以上,達到了業界領先水平。背後支撐的一項人工智能核心技術“語義分割算法“,在國際語義分割cityscapes排行榜上獲得第一。

這意味着,在農村信貸支持上,中國的發展正在爲全球提供新的經驗借鑑。有專家分析稱,這是近年來農村信貸在技術領域最重大的一次突破,對於解決農戶貸款難的難題,將影響深遠。

網商銀行行長金曉龍表示,衛星遙感的技術突破,有望撬動農村信貸的天花板。不僅衛星遙感,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正在走出實驗室,走進田間地頭,去解決社會痛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