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腳崴了!!!

沒啥事,我一年總要崴幾次腳,起來繼續活動,沒問題!

上面這段對話

你是不是經常聽到

很多人不重視崴腳

認爲這是個小問題

殊不知時間一長

可能會發展成慢性踝關節不穩

也就是我們說的習慣性崴腳

崴腳了該如何正確處理?

國慶節長假就要到了,出遊時要如何“護腳”?

本期嘉賓

歐陽柳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骨科主治醫師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骨科學博士畢業,留美學者。現任美國足踝外科協會(AOFAS)國際會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足踝外科學組青年委員,中國康復協會殘肢康復委員會足踝學組委員,中國醫促會足踝學組會員,亞太足踝外科協會湖北青年委員,湖北省老年學會骨質疏鬆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湖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頸肩腰腿痛專業委員會基礎委員會委員,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JSM)中文版青年編委,《藥物流行病學》雜誌英文審校人。擅長踝關節扭傷(崴腳),扁平足,拇外翻等等常見病的診治。

劃重點:崴腳後處理的“POLICE原則”

P(Protection,保護):在急性損傷後的初期,以適當的工具及姿勢保護受傷的部位,不要對受傷部位造成二次損傷。可用彈力繃帶保持踝關節於輕度外翻位。

OL(Optimum Loading,合適的負重):扭傷後的第2-3天,如果腫痛不明顯,可以在護踝的保護下負重行走,開始康復訓練。在不引起明顯疼痛的前提下,盡最大可能向不同方向活動踝關節,以保護好神經肌肉的控制能力。

I(Ice,冰敷):冰敷可以減輕炎症反應和肌肉痙攣,緩解疼痛、抑制腫脹,但這絕不意味着冰敷時間越長越好。一般單次10-20分鐘,每天3次以上,兩次間隔至少2小時。可用溼毛巾包裹冰塊,以免凍傷。

C(Compression,加壓包紮):使用彈性繃帶包裹受傷的踝關節,適當加壓,以減輕腫脹。注意不要過度加壓,否則會加重肢體的腫脹、缺血。

E(Elevation,抬高患肢):將患肢抬至高於心臟位置增加回流,減輕腫脹、促進恢復。

看仔細:這些是崴腳後錯誤的處理方式

崴腳後回家熱敷×

熱敷只會增加扭傷部位的出血,加重腫脹和疼痛。

家裏有紅花油,抹點兒×

無論是紅花油、活絡油還是正骨水,這類藥油常含活血成分,同熱敷一樣,在扭傷早期使用可能加重出血,導致瘀血擴散、組織水腫加重。

找“高人”揉一揉×

崴腳後有時會傷到骨頭和韌帶,貿然活動會加重損傷,早期保護性制動更靠譜。

感覺好點了繼續運動×

崴腳後如果過早活動會引起創傷性滑膜炎,導致關節酸脹疼遷延不愈,形成慢性損傷,也增加了以後崴腳的風險,“習慣性崴腳”可不是鬧着玩兒的!

小提醒:

如果扭傷後足踝立即腫脹,並無法自由活動,甚至感覺關節明顯脫位(肉眼看到和好腳不一樣的形狀),那麼可能存在較嚴重的韌帶損傷,甚至是骨折或關節脫位,要儘快到醫院處理。

要記牢:康復鍛鍊很重要

適當的康復鍛鍊能加強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的訓練,減少損傷再次發生的可能性。

康復訓練的前提條件是受傷部位的發紅、變腫、發熱、疼痛等症狀完全消失以後,否則極易造成二次傷害。

需要強調的是,康復鍛鍊的難點,並不是知道動作怎麼做,而是何時開始鍛鍊以及用多大的強度鍛鍊,才能避免不恰當鍛鍊帶來進一步損傷。而這兩點,一定要由專業醫生來決定和指導

總之,如果發生了崴腳,

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的治療,

而不是隨意的處理,

要防止因處理不當產生的各種併發症。

編輯:葉靜

審覈:柳芳、劉爽、劉雅婷

監製:洪燕、周振玲、文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