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訪丨連平:中國債券市場開放將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來源:上海證券報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範子萌)北京時間9月25日早間,富時羅素宣佈,將中國國債納入其世界國債指數(WGBI),預計將從2021年10月開始納入。具體納入時間需富時羅素的諮詢委員會和其他指數使用者在2021年3月中期評估時做最後確認。

至此,中國債券市場將被全球三大主要債券指數悉數納入。中國債市開放又迎來一個里程碑式的成果。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當前全球經濟衰退、較多經濟體實施低利率甚至零利率的環境下,中國經濟排除疫情干擾後持續向好,這讓中國國債作爲高收益、低風險的金融工具被全球投資者關注。中國債券市場納入三大國際主流債券指數,是這一趨勢的必然結果。

連平認爲,中國國債加入主流指數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讓更多的海外機構投資者認識中國市場、配置中國債券,吸引更多資金流入中國債券市場。

市場人士普遍預期,本次納指成功後,中國債市因此將有望迎來1250億至15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而着眼長期,對外開放對我國債券市場持續深化改革會產生推動作用。連平認爲,更多海外機構投資者參與中國市場將提升、改善市場交易機制,促其向國際一流交易市場看齊。

從市場的融資功能來看,海外機構投資者持續關注中國債券市場,除國債之外的其他債券品種(如公司債等)也將逐漸吸引海外投資者的注意,這將爲國內企業未來在債券市場融資提供更多便利。

企業融資也將迎來便利。連平稱,隨着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與金融賬戶開放的不斷推進,貨幣兌換將不再成爲資金流動的主要約束,國內企業很有可能在境內債券市場發行外幣債券(如美元債等),而不用通過繁複的流程在香港或新加坡發債,融資效率將大大提升。

債市開放之門越開越大,還會顯著提升人民幣國際化水平。

近年來,全球各主要金融指數紛紛將中國資本市場納入其中,也推動人民幣資產越來越被國際經濟主體所關注。權益類市場方面,2019年3月,明晟公司宣佈提高中國A股在MSCI全球指數中的權重至20%,並於去年底將中國A股中盤股納入MSCI指數;2019年6月,富時羅素正式將A股納入其全球股票指數體系;2019年9月,標普道瓊斯將A股納入其新興市場全球基準指數。

債券市場方面,2019年4月,彭博把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BBGA)。2020年2月,摩根大通也宣佈將中國政府債券納入摩根大通旗艦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

“今天,富時羅素將把中國國債納入WGBI,這無疑會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連平解釋說,首先,將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國債納入WGBI,是一個有關人民幣資產的積極信號,反映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的信心,以及對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程度的認可。這樣就會對人民幣國際使用形成良好的預期,而預期又會引導實際的持有,從而可能出現“預期自我實現”。

其次,納入中國國債之後,由於很多產品以WGBI爲標的進行資產配置,如果中國國債的WGBI指數權重達到5.7%,理論上可以吸引資金被動配置達1400億到1700億美元,由此會進一步拓展人民幣負債項下的非居民持有規模。

再者,中國國債納入後有可能提升人民幣全球官方外匯儲備份額。IMF今年二季度COFER數據顯示,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份額已提升至2.02%,爲歷史最高,說明全球對人民幣作爲外匯儲備的需求正在增強。富時羅素將中國國債納入WGBI後,各主要經濟體外匯儲備配置人民幣資產、特別是中國國債的意願會進一步增強,這將有助於繼續提升人民幣作爲外匯儲備的份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