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外滩大会上的新科技:卫星遥感首次用于贷款 农村金融新破局?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潘亦纯)首届外滩大会上,不少新兴科技亮相。9月25日,该大会传出消息称,卫星遥感技术将正式全面在农村金融领域商用,成为解决农户贷款难的新钥匙,中国也将成为全球范围内,第一个将卫星遥感技术运用于数字贷款领域的国家。

该技术的运用者网商银行表示,该技术全面商用的第一步,是在全国690余个涉农县区率先推广,覆盖全国1/3的涉农县区,在试用期,已经有超过5万农户使用和受益。

其实,此前农村贷款最大的痛点是,银行难以了解农户有多少资产,他们的耕地到底产量有多少,价值如何?

“通过人工勘查不现实,农村地广人稀,人力成本巨大,平均一笔贷款仅人力勘查成本就达到几百上千元。”网商银行农村金融风险总监顾欣欣介绍说。

但靠卫星遥感技术观测,则有望解决这一问题,“农户可以拿着手机,绕地走一圈,或是在支付宝上把自己的地在地图上圈出来,卫星就可以去识别这块地的农作物面积、作物类型,分辨出水稻玉米小麦、花生、烟草等多种作物,目前准确率已达93%以上。农户圈出的地块是否准确,也可以和农户在政府机构登记的土地流转、农业保险等数据进行交叉验证。”网商银行农村金融首席算法专家王剑解释道。

顾欣欣表示,有了这个关键信息,再结合气候、行业景气度等情况,通过几十个风控模型,就可以预估产量和价值,从而向农户提供额度与合理的还款周期。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表示,这是近年来农村信贷在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对解决农户贷款难的世界级难题,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卫星具有低成本、广覆盖等优势,但此前在信贷领域却从未有过运用,原因是计算量太巨大了,不过,随着技术的突破,海量算力的问题通过云计算得以解决,而中国的算法能力在全球范围颇具优势。

目前,以五天为周期,网商银行需要实时更新卫星影像和识别结果,监测农作物的长势,判断作物所处的育苗期、拔节期或收割期等阶段,进而分析农户插秧、打药、追肥以及收割时期的不同资金需求。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