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战国时代,日本人需要服哪些劳役,为何要躲避劳役而逃亡?

日本战国时代,对战国大名而言,百姓是重要的劳力。不过在战时,百姓必须上战场服役,并被视为纳税的一种。对于不服役的百姓,战国大名会根据制定的分国法进行惩罚。事实上,除了服役外,百姓还需要承担其它劳役。

战国大名会强制征召人民服夫役提供劳力,将夫役视为一种税赋。夫役包括:在战时成为兵员或杂役参战的阵夫役、在平时筑城或修缮城池的普请役,以及临时征召马匹与马匹所有人的传马役。另外在兴建治水或灌溉工程时,或者大名直辖地要进行农忙时,也会动员夫役。

在上述大规模的动员中,阵夫役占的比例特别多。这种夫役不但受到拘束、时间又长,而且有生命危险,对人民来说负担要比一般的税赋还大。而且,官方不会另外补偿在这段期间工作的收入。

当时的农业完全依赖人力,所以对农民来说,如果在播种或收割时期被征召夫役,那么经济损失就足以致命,更何况服阵夫役上战场时,还有阵亡的风险存在。由武田信玄统治的甲斐国制定的有甲州法度,其中规定服阵夫役者若是阵亡,族人得以暂时免除夫役。

看似宽待,事实上并非如此。从军时损失的物资并不在补偿的范围内。另外在从军时,虽然官方会发放一定物资,但没有人能保证可以平安将这些物资带回家。而且,阵夫役的主要工作虽然是军中杂务,但在必要的情况下,同样需要进行战斗,生命无法得到保障。

除了夫役,人民还会被征召参与公共建设,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包括粮食在内,纳税人必须自行负担物资。有不少人会因为不堪夫役负荷而逃亡。自然,身为领主的大名绝不会轻易放过这些逃亡者,会有专门的奉行负责缉拿,同时对逃亡者家人或族人予以严厉经济惩罚。

由于日本战国前期及中期,劳役极为频繁,造成百姓四处逃亡,为了确保劳力而出现了大量人口买卖的记录。不过这种情况到了战国时代后期得到改观。在人力动员方面,随着兵农分离的逐步普及,职业化军人开始出现,对于阵夫役的需求大为减少。

随着可以缴纳税金替代夫役后,使得大部分百姓可以将精力专注于本业,百姓被逼参战的情况逐步消失。因此,相比于战国初期及中期,百姓的安定度大幅提升,生产力也处于快速恢复阶段。

不过,由于百姓有土地可以进行耕作,失去一向一揆的机会,成为武士渠道的大门基本被关上,武士和百姓之间的区别开始彻底体现。但相比于冒着生命危险上战场,还是安稳的生活更受欢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