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瓷器,象征着温润大气;玉器,代表着典雅高贵;那么漆器,体现的则是低调涵养中的超然洒脱。在数千年绵延岁月中,华美却不流俗,高格却不张扬!

漆器,指用漆涂在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日常器具及工艺品。说起漆器,还是挺神秘的,虽然在博物馆里常见,但是对它的历史还是制作工艺,又很陌生。“吴下髹工巧莫比,仿伪或比旧为过。”这是当年乾隆赞美苏州漆器的诗句,苏州漆器工艺可见一斑。

*注:髹[xiū]:把漆涂在器物上。

01 苏州漆器,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再伟大的艺术,追根溯源,都是与生存直接关联,漆器亦然。防腐,是漆器诞生的最初原因。人们发现用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汁液涂在木制器物表面,能带给它们一层经久不朽的保护膜。从最初的保护作用,后逐渐演变成更为精美、繁复的艺术,更具广泛实用性。

苏州漆器,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良渚文化时期就有了漆绘陶杯。春秋时期,苏州的髹漆工艺业已成熟。汉代运用更加广泛,许多日用品都为漆艺制品。

唐代时,苏州漆器便有了螺钿镶嵌工艺。1978年在瑞光塔发现的一件唐代的藏经盒,黑漆的盒身四周嵌满彩色的螺钿花鸟,颜色鲜艳,花团锦簇,华丽精美。

到了宋代,苏州漆器的制作则更为精致。同样是瑞光塔出土的宋代大中祥符年间的真珠舍利宝幢就运用了髹漆、描金、雕漆等工艺,出神入化,巧夺天工。

02 明清盛极一时,是宫廷漆器“基地”

苏州漆器制作早期是以彩绘为主,后来技法大有发展。历经汉唐盛行、宋代的精作、元代的民族汇流,明清时期,苏州漆艺发展至巅峰,成为皇室专供。

明代,苏州的漆器声名远扬,金漆最有名。清乾隆年间,苏州和北京成为雕漆中心。《姑苏繁华图》中就有六家漆器店,多在阊门及胥门万年桥一带。乾隆四年,钦点苏州雕竹名匠封岐造漆仿制明代雕漆大获成功,此后便钦定苏州织造府督办制作宫廷漆器。

那时的髹饰工艺也与建筑、家具、陈设相结合,并由实用转向陈设装饰领域。从匾额、楹联到文具、屏风……一应俱全,成为苏州各大园林的点睛之笔。

黑漆款彩百鸟朝凤图围屏 清早期 故宫博物院藏

03 复杂工艺,皇帝都嫌它太奢华一度禁用

苏州漆器由于使用天然大漆和苏州御窑金砖瓦灰,与苏州香山帮古建漆匠髹饰传统一脉相承,故其表面温润泽亮,内部坚固,具有防酸碱耐高温防腐的特点。

漆器工艺极其复杂,耗工繁巨,技艺亦高难。一件真正的雕漆艺术品,一般刷上厚度15毫米左右的漆才能进行雕刻,往往1毫米厚的漆要刷17遍。一遍阴干后才能上第二遍,每天一般只能上两遍。全部阴干后,才能施以款彩、剔漆、雕漆、犀皮漆、脱胎漆等工艺。

如雕漆,要在厚重的漆层上进行创作雕刻,先用填漆的方法做好花纹,然后沿着花纹轮廓勾出阴文线,勾出花纹上的纹理,增加画面丰满度后,再在阴文线内填金。一件漆器的制作少则数月,多则一两年。古人常说,做一只漆器杯子要花百人之功,一个屏风要用万人之力。

漆器在中国古代,是继青铜器之后第二种奢侈品,以至于皇帝都嫌它过于奢侈。宋高宗时,一个地方官员进贡了一张螺钿桌椅,被皇帝下令烧掉,还一度禁用如此奢侈的漆器。

刻漆戗金作品 《有凤来仪》

04 技艺失传,很多工艺至今没有恢复

到了清末光绪年间,辉煌一时的苏州漆器工艺却失传了。当时为庆祝慈禧太后生日,清宫下令苏州制作雕漆器,但最终因无人能做而作罢。这与漆器繁复的工艺有很大的关系。

这样的困境,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才有改善。六十年代,苏州恢复漆器屏风等传统漆艺的生产。1965年,重新组建了苏州漆器雕刻厂。通过不断学习新工艺,复原明清时期技艺,使苏州漆艺前进了一大步。让人人遗憾的是,直到现在,苏州的很多漆器工艺都没有恢复……

苏州漆器雕刻工艺厂内保存的老画稿

说漆器是“旧时王谢堂前燕”一点也不为过。当代,漆器更几乎销声匿迹。提起它,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博物馆中陈列的螺钿镶嵌、剔红或戗金的豪华首饰箱盒。好在,2016年,苏州的漆器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众所周知,China既是指“中国”,也有瓷器的意思。却很少有人知道,Japan既是指“日本”,也是漆器的意思,西方人将漆器当成了日本的象征,不禁让人痛心……虽然文字三言两语能概括漆器的历史和工艺,但对这个文化瑰宝的传承,还需要更多人努力!

部分图文素材来自苏州古建网、书香苏州、明清家具之家、CraftPlus、艺术市场研究、吴中博物馆、苏州艺术志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看见苏州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