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戶佛山、中山的工合空間是面向粵港澳及海外創客的創業孵化基地,也是粵港澳合作高端服務示範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與灣區內外政企、機構、院校的密切合作,爲創業者對接豐富的創業資源、諮詢和服務。

工合空間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葉興華是一名香港“80後”,他從一名香港普通青年成長爲爲粵港澳青年創業服務的“超級聯繫人”。9月24日,葉興華接受記者採訪說:“我想告訴香港的青年朋友,草根也可以抓住大灣區的創業機遇。”

在香港創業有些孤獨

工合空間目前在佛山和中山都有布點,佛山站定位爲科技展示交流中心,中山站則積極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天台加速器合作,建立伯克利海外創新基地。工合空間接待粵港澳雙創考察團超130批次,參加人次超2500人。

“我們是跟國際接軌的國際孵化器,每年會輸送8個項目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速3個月,然後再回來中山。”葉興華向記者介紹。

葉興華是一名香港“80後”,2015年來深圳做創投,2017年開始在佛山、中山做創業孵化器。葉興華說,他早在2012年至2015年就在香港創業,從事二維碼設計工作。

葉興華。受訪者供圖

“靠自己攢的錢和家裏的支持,在葵涌租了個小辦公室開始創業。在當時的創業環境下,沒有機會接觸創業分享會和創業組織,都是靠自己,很孤獨。”

葉興華告訴記者,“那幾年是微信高速發展的階段,但香港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麼叫二維碼。當時內地市場有很多機會,我卻錯過了。印象最深刻的是銷售出第一個二維碼產品,賺了15港元的硬幣,我給這些硬幣拍照做紀念,以此激勵自己。”

2015年葉興華到深圳打拼,經過兩年人脈和資源的快速積累,一個念頭在葉興華腦海裏閃過——“做一個平臺,把自己累積的經驗和資源分享給香港朋友”。

大灣區爲創業提供便利

2017年,工合空間正式上線,首設在佛山市南海區。

“在內地創業跟我在香港創業初期對比非常明顯。”葉興華說,“舉個例子,在內地創業,人才公寓的租金每月才幾百元,大大減輕了創業成本。”

現在入駐工合空間的40%是香港企業。“工合空間的平臺上,孵化了衆多港澳創業項目以及海外項目。我們是懂香港又懂內地的‘超級聯繫人’。我的創業初心,就是幫助類似於我這樣的非常普通的香港青年,抓住內地發展帶來的一些機會。”葉興華告訴記者。

香港國際創客節是香港最高規格、最多機構和個人參與的國際性創業主題盛會。作爲香港國際創客節路演籌委會副主席,葉興華回憶起站在創客節主禮臺的情景,依然感到激動:“這是主辦單位認可了我在內地積累的豐富的創投資源,香港也需要我來給年輕人分享。這是內地給予我的機會,否則我就只是香港一個普通的打工者。”

抓住大灣區創業機遇

現在的葉興華經常在深圳、佛山、中山各地跑,新冠肺炎疫情之前一個月要回一次香港。他笑稱自己是“大灣區人”:“一小時生活圈,高鐵去哪裏都非常方便,對我事業發展來說是非常好的。”

接下來,葉興華希望把工合空間模式與大灣區不同城市的產業結合,開設更多空間去幫助創業者開拓大灣區的市場。“我想告訴香港的青年朋友,草根也可以抓住大灣區的創業機遇。”他說。

分享創業經驗,葉興華非常感慨:“不少香港青年還沒有做好邁出舒適圈的準備。以我爲例,我在香港創業失敗,換句話來說,就是沒有什麼可失去了。創業最難熬的時候就是起步階段,第一個到第十個客戶怎麼找?成績還沒做出來的時候外界對能力的質疑等等都需要面對。”

他坦言:“香港青年需要創業精神,要敢於挑戰。創業者還應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我在香港創業時一天要打100多個電話,每天去拜訪不同的客戶,每一次的拒絕讓我已經習慣了失敗,所以我對暫時的不成功,暫時的失敗,沒什麼感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