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但被大衆稱之爲“貧困病”的食管癌卻依舊高發。是什麼讓這一種癌持續糾纏我們的健康?江蘇省腫瘤醫院江寧院區內科主任醫師曹國春最近在臨牀上遇到了很多食管癌病人,他提示,食管癌跟一些生活習慣相關,大家一定要重視起來,既抽菸又酗酒,食管癌風險增加10-50倍。

圖源 視覺中國

抽菸酗酒20年,他患上了食管癌

老翁來自蘇北,前段時間,他突然感覺喉嚨有堵塞、哽噎感,喫熱、酸、辣等刺激性食物時痛感明顯加重,去醫院一查被確診爲中晚期食管癌。直到這個時候,他才懊惱以前的“快活習慣”。

老翁今年才60歲,是當地有名的瓦匠,手藝很好,不過他有兩個壞習慣:抽菸喝酒。從20歲開始,菸酒是每天的必需品。“那個時候,我還整天嘲笑那些不抽菸不喝酒的男人,總覺得無煙無酒不男人。沒想到,這兩個惡習毀了自己。”他說,做瓦匠很辛苦,剛開始抽菸是爲了集中注意力,後來就變成了一種習慣。勞苦了一天回到家,就着飯菜邊抽菸邊喝酒,那種愜意是用語言表達不出來的。“如果哪天沒有了這道程序,我似乎都睡不着。”愛人因此經常勸阻他,他總是當耳邊風。一直到被查出食管癌,老翁才意識到這個習慣的危害。

曹主任說,邊喝酒邊抽菸,很傷食道。酒精對於任何黏膜都是強烈的刺激,飲酒的過程中抽菸還會將菸草中的致癌物從口腔及咽喉部帶入食道,當酒精刺激黏膜導致充血時,菸草的致癌物質會更加劇對黏膜的刺激,誘發癌變。

喫得過燙也會傷食道

曹國春介紹,在快節奏的生活狀態下,進食方法不對也會對食管造成損傷。日常飲食不宜過快,儘量少喫過燙過辣的刺激性食物。如火鍋麻辣燙等食物,濃湯的溫度可高達90℃-100℃,進食後立即下嚥容易燙傷口腔、舌部、食道以及胃黏膜,久而久之可誘發癌變,因此此類食物應儘量少喫。此外,平時喫飯也建議給飯菜“晾一晾”,食物或飲料溫度在40℃左右,不要超過50℃。白開水也等到接近室溫時再飲用爲佳。當然,飲食中應避免攝入亞硝胺等致癌物質,因此要少食或不食隔夜蔬菜、腐爛水果、發黴食物、市售鹹魚肉、醃菜以及各類炸烤食品。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是預防病症的最好方式。

圖源 視覺中國

免疫治療給食管癌治療帶來新格局

食管癌有無新的發病規律?有無新的治療手段?對此,曹國春主任提示,臨牀上,食管癌多發於40歲以上人羣,高發人羣爲60-75歲,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食管癌患者一般有一些共性習慣:抽菸、酗酒、喜歡醃製食品、喜歡燙食、快食、偏食。而且農村發病率明顯高於城市,可能和他們的生活習慣有關。

過去,食管癌的5年生存率不超過20%,如果是肝轉移或肺轉移的患者,甚至不超過5%。而免疫治療的出現,在多次治療失敗的難治性食管癌方面,表現出了比化療更好的療效和生存時間,降低30-40%疾病死亡風險,如果PD-L1表達陽性甚至降低近50%疾病死亡風險。剛剛在歐洲腫瘤年會(2020-9-21)發佈的KEYNOTE-590臨牀研究一線免疫化療+PD-1抗體能將食管癌死亡風險下降28%,此外PD-1 CPS≥10死亡風險可降低43%,近期有效率近45%,給食管癌晚期一線治療帶來了新希望。

圖源 視覺中國

4類高危人羣要當心

食管癌發病原因與年齡、地域、生活環境、飲食生活習慣、遺傳易感性等有一定關係。尤其是以下四類人羣要當心:

生活在食管癌高發地區

有研究顯示,河南、河北及山西交界的太行山區,以及川北、蘇北、閩北等地區食管癌高發。

有家族病史

食管癌具有顯著的家族聚集現象,高發區連續三代或三代以上患病家族屢見不鮮,但食管癌絕對不存在遺傳,而是與家庭飲食習慣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長期抽菸喝酒

長期喝劣質高度白酒,每日>半斤,吸菸每日>2包。

60歲以上

60歲以上的應每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預防食管癌的發生,不喫過燙和過硬的食物,不吸菸、少飲酒,不喫黴變食物,少喫醃製食物,多喫新鮮蔬菜、水果,積極治療食管其他病變,保持心情舒暢,出現可能的早期症狀及時就診。

通訊員 胥林花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

校對 丁皓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