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季入秋,养生要以养胃为主,脾胃功能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证。“胃为后天之本”,秋分过后,气温变凉,昼夜温差大,此时身体需要更全面呵护。

了解肠胃不好有哪些症状,对于缓解肠胃问题有所帮助。

肠胃不好的症状表现

1、腹部不适

肠胃主要位于人体腹部,肠胃出现问题会导致腹部疼痛。一般情况下,人在空腹状态下,这种症状表现不太明显,甚至身体完全感觉不到任何不适。

但是往往在进食后,就会出现明显的腹部不适。尤其是吃过辛辣、冷食等食物之后,腹部不适的症状更为突出。

主要表现为腹胀、反酸疼痛等,这和摄入的食物相关。不仅如此,随着天气变凉,昼夜温差增大,还会引起腹部不适的症状。

2、消化不良

食物在进入肠胃后需要经过消化,分解之后才可以被人体吸收。

首先就需要胃部分泌的盐酸来杀死细菌,增加蛋白酶活性,有利于身体更好的消化吸收营养。

肠胃不好的患者平时要少吃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

比如摄入过多高蛋白成分的豆制品等,容易产生胀气,出现放屁增多情况,导致肠胃问题,肠胃不好的患者切记。

3、便秘、腹泻

肠胃系统紊乱,对进入人体的食物无法分解彻底,从而出现便秘现象。

腹泻则是因为肠胃功能减弱,不能对一些食物完全消化分解,其中存在的一些有害物质会刺激到我们的肠胃,因此导致产生腹泻。

一般这两种现象会不时地交替出现,但都是肠胃消化系统薄弱所致。

4、身形消瘦

体重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标准,但如果没有刻意减肥,体重却下降得厉害,而且经常性感觉头晕,浑身乏力,那么可能胃部出现了问题。

如何正确养胃

“养胃”是养生的关键。想要身体强健,基础就是养胃。

1、控制情绪

古籍《黄帝内经》中记载“思虑郁结,久则运化失常”,说明心情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容易引起脾胃功能出问题。

现代人生活压力剧增,导致情绪起伏较大,从而容易影响胃部不适危机自身身体健康。

无论身处何种环境,一定要学会控制自身情绪,因为胃的健康会受情绪影响。而且,在用餐过程中不要讨论问题影响进食,忌狼吞虎咽。

2、规律饮食

不仅要按时用餐,更要细嚼慢咽,食物以清淡柔软为主。

味道较重的食物:辛辣、太咸、过甜,都容易导致胃酸过多,刺激胃黏膜,引起身体不适。

多吃青菜、鸡蛋、鱼等既有营养,又方便身体消化吸收。

食物要新鲜,尽量做到少食多餐,不宜过饱,以免肠胃无法承担。

多喝水,古医书《脾胃论》中记载了许多可以养胃的食材,通过合理搭配,泡水饮用,有助于缓解胃部不适。

丁香,有杀菌作用

猴头菇,药食两用,营养价值极高,能够保护胃黏膜,滋养脾胃。

山楂,消食健胃,疏通肠胃,消除胀气。

婉明舒渭丁香茶将多种食材结合制成,养胃效果更好

3、饭后散步

养成运动的习惯,有助于增强胃部功能。

进食过后久坐不动会引起肠胃食物堆积。

不仅影响消化吸收,还容易造成肠胃不适。

但是,要注意最好吃过饭后休息10分钟再开始饭后散步,剧烈运动必须放在饭后半个小时以上进行。

4、保证睡眠

晚上是胃黏膜修复的最佳时间段,良好的睡眠,有益于帮助胃黏膜快速修复。

还可以提高胃部抵抗力,从而减少胃部出现问题的情况。

尤其是11点之后,是身体器官自我修复的重要时间。

因此,少熬夜,保证睡眠质量。

5、揉肚脐

饮食引起肠胃不适可以将掌心放在肚脐部位,另外的手按在手背,轻轻揉动,每天2—3次,每次按揉5分钟(发热即可),能够缓解胃积食、健脾养胃。

6、按摩足三里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膝盖下3寸位置。

双手分开,伸出大拇指按压穴位,顺时针旋转。

一次三分钟,转变方向,重复再做一次。可以通胃部经络,生养胃气,健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