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期

云手机普及受限

不止柔性屏短板

文 | 王晔 责编 | 王晔

封面创意 | 王晔 策划 | 刘克丽 校对 | 郭云珍

上周,两大手机厂商三星和moto发布了新一代的折叠屏手机,作为折叠屏产品沉淀一年半以后的升级版,此次的新品确实基于早期版本有着不同程度的升级、折叠屏从2019年初的诞生,到今天走出升级的重要一步,经历了18个月。而柔性屏的另一大运用领域,万众期待的“云手机”却因为种种短板迟迟没有亮相。

云手机受限制二块短板

当下,云手机的发展有着两大短板的限制。

其一,就是云手机的信号发射、接收功能的使用,当下常用手机产品,产品自带信号的发射与接收,而云手机的未来,如果此功能不在手机本身,那么手机厂商需要解决供应商的一系列问题。

但从目前的技术层面来看,像华为等大型的技术公司,将信号的发射及接收做到“云”中,真正意义上实现“云手机”,但是也有人说云手机除了不能通话外具有现在手机同样功能,云手机不需要发射和接收,云手机和云电脑功能冲突,会在云上打起来。也可能像华为云这样运营云手机的互联网运营商被变成移动通信二级运营商。

其二,就是手机本身的呈现形式的介面,柔性/折叠屏的技术已经日渐成熟,但其它半导体类硬件、电池等更改目前的形态都很难。

日渐成熟的生态链

柔性屏大约出自2015年,在数码领域中,曲面显示器、曲面/折叠屏手机运用的非常广泛,而无论是手机还是显示器,经过4年时间,曲面屏已经解决了“开箱率”这一最大的问题。

产业生态链趋于成熟,最终赋予到产品的售价也容易让用户接受,供应商有着成熟的面板方案,品牌方发售的产品也有着良好的认知度,最终生态链日益成熟。

至于云手机的生态链只要把运营解决好一切就O啦。

折叠化的现状与未来

从平面屏到曲面屏,再到现在的折叠屏,上级面板工厂时隔几年就能公布新的技术,而从近5年的手机市场来看,除了半导体硬件的性能提升,最备受瞩目的就是屏幕了,暂且不提刷新率、分辨率这些基本参数,从它的外形呈现来看,已经进入了折叠屏的时代。

严格意义上来讲,折叠屏也是曲面屏的一部分,但却是前者的最终形态,折叠屏幕的诞生使得产品有着更强的科技感,从易用性等方面也有提升。

而现在的折叠屏处于当初曲面屏刚刚诞生的阶段,刚刚进入2.0时代。产能、开箱率、面板性能参数等有着非常大的提高,但前方还有一条很长的路没有走,如果折叠屏能够解决以上问题,那么取代目前的平面、曲面的呈现形式,是必然的!

云手机受“木桶效应”所限

华为在2018年就诞生了“云手机”这一技术猜想,并且在同年赋予到产品中并进行测试,“云手机”在行业中目前有着巨大的技术突破,或许是用户和品牌商认知的问题,还没有大批量的生产和投入市场中。

而“云手机”最终的形式,或许就是一片屏幕这么简单,而就是因为屏幕的这一“短板”,加之运营商体系问题,产品迟迟没有大规模的上市。

在解决了柔性屏产能、开箱率、信号传输、运营等以上提到的众多问题,“云手机”在3年内普及是非常有希望的。

结束语

从实体产品,再到万物皆“云”的未来,补产品短板才是需要着重突破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