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目10至14科,想一想就不容易。

截至今年,连续当了21年班主任了,在我们学校这是一个记录。20多年来,带着一届届学生走在冲刺中考的路上,和孩子们面临越来越沉重的学业负担一样,我的心里也越来越沉重。

这两天,我看到了西南某省中考科目和赋值,真的非常震惊。这个省一共有14科中考科目,除了传统的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政治、体育以外,音乐、美术,劳技和信息也正式纳入中考分数。

我看到这则消息的第一个感觉是,减负之路真的是遥遥无期啊。有网友说,音乐美术,劳技和信息很简单,学一学都能拿满分。但是我想说的是,一旦纳入了中考分数,任何学科都将走向应试教育的道路,都将只为了分数而奋斗,运动的快乐,艺术的快乐荡然无存,这些科目原是孩子沉重学业压力下难得放松的瞬间,纳入中考,瞬间变成压力和负荷。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否都要量化为分数呢?考试科目这么多,其实真的很难再说减负这个话题了。

越来越多的中考科目

曾经,教育的步伐没有这么沉重,真的。

记得22年前我第一次踏上三次讲台的时候,在备课本的扉页上写上了这样一句话:老师,不仅要传递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传递给学生幸福和快乐。

我也的确是这样去努力的,而且也曾经达成这样的效果。但现在真的越来越难了,不断增加的考试科目,来势汹汹的课外培训班,令人忧心的中考升学率,说真的,现在很多孩子连基本的睡眠都保证不了,怎么去保证身心健康发展?

昨天下午放学后留下一个学生谈话,他妈妈说孩子这段时间学习状态不好,成绩下滑,希望我能跟孩子谈一谈。其实这个孩子在学校表现都很正常,也很努力,只是成绩一直没有明显的上升。

孩子从教室走出来,个子很高,但耷拉着头,背显得有点驼了,没有精神。我跟他聊了一段时间,问他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助?他对我说,老师,我们每周基本没有时间休息,有点累。

听到这话,我眼眶都湿了。真的觉得孩子很可怜,负担很重,压力很大。从学校到课外补习班,他真的很少有休息的时候。

这是现在很多孩子的处境,但我们都觉得很正常,我们都认为现在不努力,什么时候才努力;我们都认为那个年代读书不辛苦;我们都认为现在不吃苦,将来会更苦;都认为宁肯给孩一个苦累的童年也不给孩子一个卑微的成年。其实我也觉得吃苦不是什么坏事,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但是作为一位连续20多年担任班主任的老师,我可以负责任的说,现在的孩子比我们读书那个年代更辛苦,压力更大,负担更重,而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教育之道,本该一张一弛。

教育之道,一张一弛。

请关注孩子们的心理负荷和心理问题。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只想告诉天下家长,要孩子努力,这是没错的,让孩子拼,这是没错的。但也要关心一下孩子的内心世界,很多孩子的内心世界真的非常脆弱,很多孩子真的存在心理问题,有些心理问题还很严重。

有时我们会指责现在的孩子一点挫折都受不了,这是事实,但同时,也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我经常感慨,让我再读一次初中,我一定会很怀念当年我读初中的岁月的,那个年代生活是要清苦一些,教室是要简陋一些,但那个年代,没有校外培训班,没有那么多教辅资料,真的没有现在这么多的考试科目和作业。那个年代,放下书包,我们还能在村子里和儿时的童伴尽情撒欢。

别让孩子只顾着一路狂奔,也让孩子稍微停下脚步,欣赏一下属于他们这个年龄他们这个时代的风景,让他们也缓一缓气,让它们能畅快地笑一笑,能畅快的乐一乐。

当然现在有一个非常讨厌的东西,游戏和手机,有家长说,给孩子报培训班,除了补课,还有就是让孩子少些时间玩手机游戏,沉迷于手机游戏的后果才是最严重的。

所以教育之累,其实并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也不仅仅是课外教育的问题,这是一个社会问题。

一路狂奔,也要停歇一会儿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学霸,但也不是只有成为学霸,人生才有出息。作为老师,我的观点或许会被很多人指责,但我一直这样要求学生,尽到自己最大努力,但同时要学会释放自己的压力,人生要努力,但也要开开心心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