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

每一位對開啓民智做出貢獻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要說曾經戰亂時期的那些文人墨客,他們很多都沒有在槍林彈雨中與敵人肉搏,然而,筆桿子中不斷錘鍊的強大力量對於每一個時代人們的覺醒更是極具意義的。

說起這樣的文人,我們自然不會忘記魯迅先生的存在,他的作品在現代文學領域當然不再是主流,然而,仔細去品讀再去結合當時的社會狀態細細感受,我們纔會發現魯迅筆下這些文字的力量,它們震撼人心更像是一發發打向陳舊惡勢力的子彈。在民族最危急存亡的時刻發出聲音,無論這種聲音有多麼渺小都是無窮的希望,更何況魯迅當年靠着筆桿子發出的聲音又是那樣的振聾發聵。

毫無疑問,魯迅先生的影響力在中國近代史是空前絕後的,而他生前雖有着寬廣的人脈卻不曾沉浸在名利之中,要說這位文壇巨人到底有多麼大的影響力,在他的葬禮上纔算是給了衆人意想不到的答案。

1、臨終遺言雖刻板依舊傲骨嶙峋

在魯迅生活的年代,人們的思想形態都在不斷髮生着變化以及相互之間的碰撞,對於桀驁不馴的魯迅先生來講,他也的確抨擊過很多人,當然,當時反對他的聲音也是層出不窮的,可因此結下私人恩怨的情況在魯迅先生這裏卻從未存在過,相反,他因此還有了很多“不罵不成交”的傾慕者。

或許,魯迅先生在生前彌留之際就已經預感到自己身後事一定會引來衆多至交好友,然而,他對於妻子許廣平的交代依舊是那樣的平淡且刻板:“1、不得因爲喪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錢,但老朋友的,不在此列。2、趕快收殮,埋掉,拉倒。3、不要做任何關於紀念的事情。4、忘記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塗蟲”。

沒有人會相信這些遺言是魯迅先生害怕死後招來罵名而刻意交代,相反,魯迅先生本人也一定料到了死後衆人會紛紛前來弔唁,而他願意用最平淡的方式與衆人告別,而他也更清楚衆人會用最浩蕩的葬禮來向他表達內心深深的不捨。

2、當年轟動國際的魯迅葬禮

1936年10月19日凌晨,在問過醫生“我的病怎麼樣了”之後,魯迅先生安然離世,享年56歲。如若魯迅先生只是普通人,他的葬禮一定會按照他生前交代夫人許廣平那樣平淡收場,然而,在獲悉先生離世的第一時間,宋慶齡便趕到了先生的家中並立即成立了治喪委員會。

而在魯迅先生離世當天,上海《大晚報》更是刊登了《魯迅先生訃告》,而光是治喪委員會成員就有15位:宋慶齡、蔡元培、內山完造、沈鈞儒、曹靖華、胡風、蕭叄、茅盾、史沫特萊、胡愈之、許壽裳、周建人、周作人、馬相伯、毛澤東。

先生離世當天,遺體便被安置在了萬國殯儀館,而當時上海民衆紛紛自發爲其送行,除此之外,海內外的知名人士更是紛紛前來弔唁,在這其中,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性團體最後到底來了多少人弔唁先生都已經達到無法統計的地步,就連當時的蘇維埃中央政府都因此發來電報表示對於魯迅先生離世的哀悼。

3、十六位抬棺人映射下的魯迅光輝

10月22日下午1時,魯迅先生的葬禮來到了出殯環節,衆人紛紛陪伴着魯迅先生從萬國殯儀館出發到萬國公墓,要知道,中國人向來對於葬禮都是極其重視的,尤其在出殯時的抬棺環節更是尤爲的重要,對於抬棺人的選擇也是絲毫不得馬虎的。

不妨來看看當時給魯迅先生抬棺的16位名人,每一位在中國歷史上都有着超凡的影響力,而他們爲魯迅先生抬棺,絕非想要在這其中沽名釣譽,而是出自內心對於魯迅先生深深的崇敬。魯迅先生生前到底有多麼強大的影響力,單憑這16位抬棺人,我們身爲後人也真的可見一斑了。

這16位抬棺人是:巴金、胡風、黃源、鹿地亙、黎烈文、孟十還、靳以、張天翼、吳郎西、陳白塵、肖乾、聶紺駑、歐陽山、周文、曹白、肖軍。

小結:任何一位名人都會離我們遠去,無論他們的存在曾經給予了我們多麼強大的力量,可就是這股強大的力量才成爲了推動每一個時代發展的動力。當今中國如若沒有民國時期的動盪與人們激烈的時代羈絆下成長起來的智慧做鋪墊,絕不可能快速達到如今的社會高度,要說人的意識也是一個戰場,那麼,魯迅先生就註定是帶領千軍萬馬突出重圍的將軍,由他代表的文壇時代給予中國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註定是顛覆性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