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就要来到了,大家都打算做些什么样的美食呢?今天,我们要分享一款清明节必做的美食,有它才不乏清明节的韵味,不知道大家第一想到的美食是不是它呢?它可是清明美食代表哟!

其实,我们今天分享的这款清明节美食,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或者看到过,至于是否吃过,那就不一定了哟!它就是我们陌生又熟悉的青团,也叫艾叶青团,从名字我们就能知道它的长相,没错,它就是青色的团子。

以前只有南方人清明吃青团,随着网络的发展,青团成为网红食品,很多北方人也喜欢吃青团了。青团是用艾草、糯米粉和粘米粉按一定比例制作,中间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粘米粉就是做饭的大米粉,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配比。

糯米粉口黏糯,但是不好消化,配些大米粉好消化,大米粉加多了,青团口感发硬;大米粉放少了,青团容易塌陷,所以比例要适中,此外做青团也可以加一些淀粉,比如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红薯淀粉。

那什么样好的青团算是好青团呢?颜色发青,不变色,黏糯,不塌陷,冷了不干硬,不粘牙,好消化。清明吃青团是一种文化和习俗,艾草有助阳的作用,女人吃能够暖宫,怕冷的人要试试。

说了这么多,其实青团的来源还有一个很特别的故事。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李秀成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李秀成,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李秀成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李秀成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心生一计,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李秀成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而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来。

这样有意思的青团故事,你是不是也很好奇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