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周迅,人們腦袋裏浮現出來的是《紅高粱》裏的敢愛敢恨,不懼束縛,勇於衝破封建牢籠的九兒九兒,《橘子紅了》則是在封建思想、封建禮制的束縛下壓抑着生活的秀禾。

當大家談及到張雨綺時,她的代表作至今還停留在16年時的那部《美人魚》中飾演的李若蘭。而網友對這部戲的評價“霸道女富豪,蛇蠍冷血美人,一個“壞到不回頭”的反派人物”除了這些以外。張雨綺似乎並沒在公衆視野裏展現出其他更具有個人的代表作品。而作爲參加今年當下熱度最高打造女性綜藝選秀《乘風破浪的姐姐》她給自己的標籤是。女演員,除了胸大,性感以外張雨綺的人設還停留在哪呢?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裏這種本能彰顯得淋漓盡致。張雨綺給大衆留下的影響可能更多的是直接,直爽。口無遮攔。面對杜華的諷刺,她自信抨擊,爲什麼我不行?面對x班的分配,她高調詮釋“無限可能就是最好的意思是吧?”就是這樣的綺綺子,通過最直接的方式圈粉無數。

面對感情

在婚姻裏,她要一種完全盡興的自由。她的婚姻都是高濃度的,大開大合,勢均力敵。王全安的示愛是高調的,送8.688克拉的鑽戒,有一個她喜歡的包非常難買,他去找人,買好後把包放到家門口,一進門就讓她看到。

兩個人去西班牙,「西班牙人都不睡覺的你知道,他也不睡覺,我也不睡覺,咱倆一天到晚就玩,各種館子躥,跟個小孩一樣的。就是能跟你玩在一塊的那種。」好朋友辛麗麗參加了他們的婚禮。她記得泳池派對時,夫婦倆跳完一支舞,張雨綺轉頭就把辛麗麗丟泳池裏。接着她和他直接跳下來,所有人都進了泳池。但物質極度盡興後,她「到一個點基本上也就吐了」,覺得沒什麼價值,空虛。

然後,他們轉向另外一種精神的儘性。張雨綺的同事郭琳在那段時間去過他們北京的家,客廳、臥室,甚至是衣帽間裏都有電視屏幕,一個籮筐,堆着滿山滿海的電影碟片,隨時看,他告訴她什麼是好的劇本,好的電影,好的演員和表演。

第二段婚姻也是如此。餘凌遠目睹了她的又一次冒險。第一次和袁巴元見面,是在一夥朋友的聚會上,對方留給她的印象是說話比較衝,容易激怒人,張雨綺因此跟他吐槽:「他說話那麼嚇人,以爲他是誰啊。」但兩個禮拜後,這對互相看不順眼的人戀愛了。

那一年8月8日,餘凌遠給張雨綺送上生日祝福,半開玩笑半認真地提醒她,不要着急去領結婚證。因爲上一次求婚,就發生在她生日。她說,不會不會。結果去領證的日子是9月9日,從認識起到那天,只間隔了70天。

聊起這段婚姻,張雨綺語氣平靜,像分析一道題,「兩個人比較像小孩過家家,他非常小孩化、脾氣化,我又比較任性,有點像斗的方式,雖然是極不成熟,但還是有些冒險性和探索性。」

「每次談戀愛都是奔着結婚去的。」餘凌遠覺得這在女明星裏十分少見。但在張雨綺眼裏,如何解決兩人感情太好的問題,只有結婚這一條路。她自認爲對婚姻有很大的期待,「我是覺得婚姻是人生要面臨的一個事,你要去走過這個經歷,所謂的成長。」這兩段婚姻,都是她主動願意進入的,「我也是那種煙火式生命的人,我願意進入,我也承擔這種結果。」

張雨綺曾經設想過愛情裏最完美的一種分手,是像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和她的導演男朋友那樣,要見面,一個從美國飛,一個從朝鮮飛,分手地點就定在南非的那個島上。「要幾天才能飛過去,你知道嗎?」分手不僅要有儀式感,最好要像盛大的煙火一樣,在竄到最高空的時候結束,又美又幹脆。

但她和王全安的婚姻結束不是這樣,是突然的。最脆弱的時刻,新聞一出來,辛麗麗發信息問她怎麼樣,幾天前,她們纔剛剛分開,張雨綺告訴她,「你來吧。」沒有一見面就抱頭痛哭的橋段,但辛麗麗能看得出張雨綺心情的波動。比如洗了頭,頭髮用吹風機吹一下,她立刻又放下吹風機,呆一會兒,接着吹,分好幾次才吹乾。看劇本也是,翻了好幾次,也沒有翻完。還是沒有見過她哭。「我已經揹負了很多年的社會輿論,我能說什麼,也不能去解釋,那這個事來你就是扛着唄,就只能接受這個,只能保持自己內在的東西不要變質。」

摘自 《人物雜誌》張雨綺:過河入林 節選片段

真 敢

張雨綺適合《乘風破浪的姐姐》,她在電影工業裏並不佔據優勢的個人完整性,到了這裏,就成了最突出、最圈粉的特質。

《乘風破浪的姐姐》最著名的那場對壘裏,張雨綺選擇了本身故事富有戲劇性的張含韻,來和其他有更多舞蹈訓練的藝人對抗;金莎掉了三次扇子,張雨綺下了臺第一句話是「沒事,不哭,照顧好她」,再上臺賣力拉票。她一開始以爲「X」代表無限可能的天然自信,是貓科動物的自戀。

在綜藝裏,她最不怕讓人看到她人生的各種草稿。史航觀察在《吐槽大會》上,主嘉賓作爲靶子時,有的人是強顏歡笑,有的人是有些尷尬地回應。但當一個很毒舌的梗出來時,張雨綺會歡呼,恨不得要吹口哨,就像在一個迪廳對着DJ做的反應一樣。

她的自信在這個期待坦露多於神祕的時代,常常會產生一種奇特的豁免權。觀衆似乎看到了一個完成了自我建構的明星。觀衆默許了她的大大咧咧,死扛,「翻車」,然後再翻紅。她說,「我時刻都在高光點,是一個特別能自己帶着光環出門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