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大罪者当斩首示众,于郊野闹市问斩,这是在很多影视剧当中经常出现的情节囚犯头戴枷锁,身披镣铐,跪坐在囚车之中,穿过熙攘的大街,被围观群众扔了一身菜叶子、臭鸡蛋,然后被拉到菜市场,在众目睽之中被刽子手砍掉脑袋。

斩首示众是统治者常用的手段,能起到宣传、教化、震慑、百姓的作用。为了震慑百姓效果最大化,法场的布置和流程也很有讲究。不高台名擂鼓,行刑官、高居行案,刽子手不怒自威,整个法场充满了恐怖的死亡气息。监斩官从签桶中取出一枚令牌,中气十足地大喝一声斩,刽子手双手握刀高举过头顶,人犯便身首异处了。

可能朋友们都会发现斩首的时间很有讲究,一般是定在午时三刻,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午时三刻在现在的情况之下是几点钟?古代的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应该是正午的11:00~1:00之间,古时的一刻相当于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正确的时间应该是在11:45右,并不是大多数认为的12点整。那么古人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时间问斩呢?

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封建迷信思想,古时候人们不能正确解释某种现象,便将世界的起因归结于鬼神,认为灾害、祥瑞等都是上天赐予的,而人的行为要顺应天意。

午时三刻,接近正午的12点,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所以古人认为此时阳气最盛,而中国自古至今都一直有阴阳学说,活人为羊,死人为因,人间即为阳,间地府是因奸杀人是一件阴气很重的事情,犯人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作出判决的,法官监斩官以及刽子手等。在此时行可以压制鬼魂,犯人的鬼魂便不能作祟。

而且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处于伏枕的边缘,也就是比较容易犯困的时刻。所以此刻处决犯人可以大的减少犯人的痛苦。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处决犯人,也许有体谅犯人的考虑吧,但是古代的法律并没有规定是在午时三刻行刑。比如唐宋时的法律规定,每年从立春到秋分以及正月、五月、九月、大祭祀日、大斋戒日、二十四节气日,每个月的素旺和上下弦日,每月的祭杀日都不能执行死刑。

还规定雨未晴情夜未明的情况之下也不能执行死刑,实际上一年当中能够执行死刑的日子也只有十几天。唐代的法律还明确规定,只能在位时到申时这段时间,大约是现在的下午1:00~5:00行。到了明清虽然沿用了唐宋刑法规定,但也从未对行刑的时间做出具体的安排,都是由刑部根据具体情况来做出行的安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