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雪松在資本市場和外界看來,印象就是“低調、路子野,不夠明晰、看不懂、”,這在某媒體發佈的第一篇《雪松系528億債務壓頂 還欠稅局35.4億稅款》中第一段得到印證,“雪松因突然晉級世界500強,在資本市場連續收購暴得大名。”

樹大招風之下,即使在雪松內部人看來,雪松這幾年時不時被媒體盯上一點都不意外。

意外的是,關於雪松3個版、2萬多字涉及百億規模重磅調查,會以一種新聞報道正常覈實流程缺失、“客觀公衆平衡”報道原則缺失的方式,直接橫空出世。

實際上,這也是民營企業在發展壯大過程中很正常的必經階段。舉例而言,目前躋身龍頭的房企恒大在2008年一度被報道上市失敗後資金鍊斷裂,許家印曾登門向萬科求助,後續峯迴路轉。

回頭來看雪松的那兩篇熱文報道,結合筆者的採訪和與其他金融機構高管的探討,我們可以看到以下幾點:

第一,當事方記者沒有做詳細的調查甚至財務基礎知識缺失,以致於文章中基礎數據都出現較大的錯誤,例如將“長青”系列產品規模報道爲220億元,而據雪松信託回應,“長青”系列產品累計發行規模爲119.18億元,現存續規模爲76.55億元。同時,在稅法常識上也出現理解錯誤,將類似遞延所得稅理解爲“欠稅”。

第二,《雪松信託迷霧:42只產品風控全線“裸奔”,220億底層資產盡數虛無…》文中多次提及底層資產“盡數虛增”,42只產品風控全線“裸奔”,但是一方面,在報道中並沒有一一取證,將27家債務人42只產品數據進行詳細列舉,只是選取了幾個代表地方做了一些問答調研,而一些調研對象還不是企業的核心高管,最後,雪松在9月23日凌晨也做了回應,雪松信託認爲,“長青”系列產品底層資產清晰,每筆應收賬款的債權與債務一一對應,底層資產的合同、發票、過戶單據等全套資料,可以隨時接受所有投資者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預約查閱。

因此,從事實性數據出現錯誤來說,就已經將該系列報道公信力大打折扣。

不過,媒體的報道還是對類似供應鏈金融、應收賬款資產起了一定監督作用,因爲它至少將“確權”這一業內爭執已久的話題放到了大家的面前。

但確權這一行爲,本身在業內就有不同看法,一種是較爲理想的狀態,要一一確權,而事實上,在不少機構看來,實操業務中,很難做到每個產品對應底層資產一一確權,尤其是一些客戶是央企、國企,在確權過程中層層審批,難度極大,更別說確權也並不能保證底層資產就一定真實。

基礎數據爲何會出錯?覈實環節缺失

回看雪松實業集團和雪松國際信託的兩個回應,可以看到某媒體稿件在基礎數據環節出現了較爲明顯的“硬傷”。

在《雪松系528億債務壓頂 還欠稅局35.4億稅款》文中,記者主要根據雪松實業集團發債時披露的財務數據,質疑雪松系加大槓桿收購上市公司和信託進行擴張,與目前去槓桿的基調不符,以至於雪松債務壓身,甚至連稅務局的稅款都開始拖欠了,乍一看,問題很嚴重的樣子。

媒體報道,截至2020年6月末,雪松實業集團負債總額爲528億元,資產負債率65.2%,扣除無形資產、商譽等部分後的資產負債率爲77%。

一般而言,除了房地產等特殊行業,資產負債率超過70%則說明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有過高的危險,投資者就要多加小心了。

然而,雪松實業集團澄清時表示,公開披露的2020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雪松實業負債總額爲447.9億元,資產負債率55.29%,扣除商譽及無形資產後的資產負債率爲65.29%,與上述兩個負債率數據都相差了至少10個百分點。

實際上,在雪松實業集團在交易所發債時披露的2020半年報中,已經明確在財務報表中披露了資產負債率和扣除商譽及無形資產後的資產負債率,不知道原文記者是抄錯了還是咋的了……

同時,《雪松系528億債務壓頂 還欠稅局35.4億稅款》中表示,“截至2020年6月末,雪松實業集團累計還欠着稅局35.4億元的稅款未繳納,資金緊張程度可見一斑,”按原文的意思是,雪松連國家稅務局的錢都開始欠了,似乎是真的要“揭不開鍋”了。

而事實是,雪松實業集團回應,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應交稅費爲8.51億元,遞延所得稅負債爲26.85億元。其中,前述8.51億元根據稅法有納稅義務但未到納稅時點;26.85億屬於會計上計提的遞延所得稅負債,稅法上尚不存在納稅義務。因此,公司不存在所謂的“欠稅”,更不存在報道所稱的“欠着稅局35.4億元的稅款未繳納”。

如果說資產負債率屬於粗心抄寫錯了,那麼欠稅這塊完全是因爲稅法常識缺失導致的,這方面略微請教下懂財務的稅務、審計等人員就不會犯這種錯誤。

再看,《雪松信託迷霧:42只產品風控全線“裸奔”,220億底層資產盡數虛無,借道假央企轉移百億巨資!》一文,該報道出來後,連雪松信託內部人士都迷糊了,何時發了高達220億的長青系列產品?

原來記者認爲,長青系列信託產品,文心保理轉讓給雪松信託的應收賬款,會在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中登網)進行登記。

記者統計,中登網的數據顯示,2020年2月8日至2020年8月7日,雪松信託登記受讓的文心保理應收賬款數量共計251條,涉及應收賬款共計429筆,對這429筆應收賬款進行彙總歸類與統計,結果顯示,債務人共計27家,債務總額224.31億元。

對於這高達220億長青產品規模,雪松國際信託的回應顯示,經覈查,“長青”系列產品累計發行規模爲119.18億元,現存續規模爲76.55億元,規模至少相差了100億!

爲何會出現這樣的數據反差?做過應收賬款業務的機構應該都知道,中登網是一個雙方自願的登記披露平臺,不是強制義務,平臺甚至不會審覈單據真實性,所以僅憑中登網信息且將他們和信託信息對比是不夠的,因爲業務雙方是可以協議約定審覈、風控手段的。

中登系統根據《應收賬款質押登記辦法》第十條,登記內容包括質權人和出質人的基本信息、應收賬款的描述、登記期限。該系統最大的作用是由應收賬款受讓方把應收賬款進行公示,但應收賬款發票等附件並不要求上傳(核心),目的是避免重複登記。系統也不起審覈作用,僅憑中登網的信息不能作爲信託產品真實信息的參照。

這麼多基礎數據出現大BUG,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正如雪松信託澄清所言,如此多達2萬字調查深度報道,居然對雪松信託沒有任何採訪與覈實的環節,既沒有給企業任何解釋說明的機會,也給使得報道本身因爲基礎數據錯誤導致公信力打折。

應收賬款確權是焦點

反覆看媒體的重磅文章中,質疑的核心問題在於應收賬款的確權問題上。

《雪松信託迷霧:42只產品風控全線“裸奔”,220億底層資產盡數虛無,借道假央企轉移百億巨資!》文章稱,記者歷時一個多月,先後奔赴貴州、廣東、福建、上海、江蘇、江西、海南等省市,對應收賬款的債務人進行實地調查走訪,從報道中可以看出,記者關注的重點都是“應收賬款是否確權”,全文是由應收賬款沒有確權而引發的對其底層資產真實性、文心保理和雪松信託關係、雪松信託自融的推測。

在採訪中,很多債務人均承認和雪松有貿易往來,和雪松多多少少都有合作。文章中除了應收賬款沒有確權這點站得住腳外,其餘內容都是基於此的猜測,帶有較大先入爲主的主觀判斷。

雪松信託對“確權”的回應是:對於報道提及的“確權”問題,大宗商品供應鏈業務因其特殊性,僅靠應收賬款“確權”,事實上並不能保證底層資產的真實性。在實際業務中,應收賬款的債務人作爲付款義務方,只有買賣合同項下的支付義務,並沒有配合賣方轉讓應收賬款以及配合確權的義務。特別是對大部分國企、央企而言,“確權”需要複雜的審批流程。基於行業特性和實際業務需要,我司未將“確權”作爲應收賬款保理業務的風險控制手段,而是基於對每筆應收賬款的貨物流、資金流、合同、發票等多重信息的相互印證,形成有效且高效的風控措施。

有多家信託公司高管坦言,應收賬款融資要做到確權確實不容易,例如,在某家信託公司操作中,應收賬款的債務人是一家軍方背景的三甲醫院,信託公司若單獨前往確權拒之門外的概率較大,而如果讓原始債權方打招呼又容易遭遇事先安排好的“演員”前來配合確權,導致業內蘿蔔章事件屢見不鮮。

即使在很多銀行理財子公司銷售理財產品中,他們也只需要推薦產品的地方分行承諾真實性,根本沒有足夠的人力物力去給產品一家家確權。

據瞭解,雪松信託連續發行42只“長青”系列信託計劃,每個信託計劃對應有一藍子應收賬款大約有20多個,累計要做1000次左右確權。

根據雪松信託官網公告,雪松信託2019年9月成立長青系列,至2020年5月持續發行了8個月,剔除疫情期間2個月,需要在6個月內完成1000次應收賬款的確權,平均每個工作日要完成7.5次確權,對信託公司來說,基本是不可能去做的。沒有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去做。

寫在最後,今年金融業尤其是信託行業日子尤其難過,除了經濟下行、房地產信託、融資類信託嚴監管,加之此起彼伏的爆雷,整個行業都處於水深火熱中。

在行業艱難求存、維穩壓力巨大之下,媒體更應該下筆謹慎,畢竟筆下有千鈞,掌握紮實交叉驗證的數據,且從媒體公平客觀角度出發,採訪覈實到當事方,給當事方解釋的機會,這種主流媒體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尤其在行業寒冬之下,足以給一家機構帶來恐慌性影響。(作者:徒步去遠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