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三八线84:抗美援朝70年70人之陈赓

作者:相忘于江湖

1951年9月2日,让彭总日思夜想的陈赓,终于抵达志愿军司令部。

为召回远在越南抗法的陈赓,周公、彭总都急了眼,在他们心中,似乎除了陈赓,换谁都不好使。

陈赓一生都是传奇:东征时救过蒋某人的命,长征时救过周公的命,抗日战场救过刘帅的命,解放时期率领太岳兵团独当一面,给延安解围。在太行山,陈赓还是彭总与浦安修的媒人。

陈赓的到来,主要是协助彭总解决志愿军的“两难”:进攻还是防守?如何进攻和防守?

陈赓

一、打遍天下无敌手

陈赓参加抗美援朝,可谓一波三折,好事多磨。

19513月,陈赓率三兵团入朝。不想腿伤复发,只好回京治疗,接着转赴大连疗养。直到6月,才以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身份参战。822日到达三兵团,92日到达志司。

彭总一见陈赓,欣喜异常,夸他打完日军打法军,打完法军打美军,打遍天下无敌手。

夏秋之交的半岛,暴雨成灾,铁路公路都被冲毁。美联军大举增兵,准备发起新一轮进攻。而随着杨成武20兵团到达前线,志愿军总兵力近100个师是美军2倍。兵力增强,主席酝酿第六次战役。

但彭总对发动第六次战役十分犹豫,一来邓华等人建议以守为攻,不赞成继续进攻,以己之短攻人之长。二来邓华等人传达主席“零敲牛皮糖”战术思想,但怎么落地,还是一个未知数。

陈赓素来以“鬼点子”多而闻名,所以彭总向周公反复请求,总算把陈赓召到了抗美援朝战场。

【陈赓在越南抗法时,和胡志明在一起研究作战】

二、抗日、解放、抗法“三连击”的经验

抗日时期,陈赓让日本人恨得牙根痒痒,在坦克写上“专打386旅”字样。

彭总说,起志愿军面临的防守与进攻难题,尤其是主席派来20兵团,不打都不行。

【抗战时期,周希汉(左)与陈赓(右)战斗后合影,两人身上都披挂了不少战利品,他们身后的士兵则戴着缴获的日军90式钢盔】

陈赓拿百团大战和上党战役说事:抗战时,破袭战、关家垴之战,土工作业让日本人吃尽了苦头。上当战役、淮海战役,中野和华野的近迫作业,对全歼黄维集团、杜聿明集团发挥了奇效。

彭总点头,“以战促和”,正是主席发起第六次战役的原因,但志愿军进攻如何突破联军现代化防御,在“礼拜攻势”下如何保障既有成果?以守代攻,怎么才能构建立运动体防御体系?

陈赓在边界战役中,歼俘法军8000人,越北边境的法军防御体系全线崩溃。经过抗日、解放和援越抗法三个阶段的经验,陈赓对如何打破敌军防御、如何以守为攻有着深刻的见地。

既然大家倾向于防御,对如何构建防御体系陈赓早已成竹在胸:土工作业,挖坑!

【1951年,王正柱、李贞、甘泗淇、朴一禹、彭总、陈赓、邓华合影】

三、你修你的墙,我挖我的坑

经过前五次战役志愿军歼敌颇丰,但在飞机和坦克大炮下也是损失惨重。

第五次战役后,联军和中朝联军在三八线达成相对平衡,暂时谁也无力打破这一均势。

联军优势是海空军和强大的火力,短板是士兵怕死有畏战情绪。志愿军优势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和千锤百炼的强大陆军,瓶颈则是相对落后的后勤保障体系,海军和空军几乎为零。

彭总一度很欣赏美韩联军的现代化立体防御体系,尤其是工事构筑的防御体系非常先进。

陈赓向彭总建议:主席说各打各的,他扔他的原子弹,我们扔我们的手榴弹。既然我们优势是运动防御,那就发挥我军土工作业以弱胜强的优良传统,在三千里江山也搞一次挖坑大赛。

保护自己、打击敌人,陈赓的对策就是各干各的,联军修他们的墙,志愿军挖自己的坑!

彭总听完陈赓想法非常高兴,志愿军可以放弃第六次战役,专心打自己的运动防御战。

志愿军战士在挖掘坑道

四、联军“绞杀战”下的“坑道战”

一个好汉三个帮,陈赓要构建立体防御,离不开专业人才。

这个人就是彭总三次点名的我军“工兵鼻祖”王耀南。1934年为掩护主力长征,红军2万人利用地道战,在苏区松毛岭坚守7天7夜安然转移。飞机大炮的中央军20万人,一个月才前进40里。

1952年4月8日,周公找王耀南谈话,谈到半年来的朝战经验,之前志愿军一直打运动战,但是受制于半岛狭窄区域和高山峻岭不便穿插,加之美韩联军机械化交通优势,已不能再打运动战。

周公安排王耀南去开城门户马良山,试验能不能和苏区一样开展山区“坑道战”。

为筹备专用机械设备,周公指示王耀南用黄瓜、西红柿、板栗、核桃,换来苏军500部空气压缩机和大量风镐。195197日,王耀南随23兵团入朝,把这些硬件带到了抗美援朝战场。

1951年9月18日,美韩联军发动“绞杀战”,对北方铁路线进行轰炸。

陈赓等志司指挥员指示开始反绞杀作战,为保护运输线,陈赓指示王耀南的工兵修筑隧道,火车可穿山而过,有效避免敌机轰炸。10个月后,范弗里特在汉城记者招待会上承认:联军空军和海军绞杀战失败,志愿军凭借难以置信的毅力运送物资,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

陈赓大将

五、呕心沥血筹建哈军工

1951年10月,陈赓因病再次回国。1952年3月,陈赓又回到前线,替换彭总回国做手术。这一次除带来主席“零敲牛皮糖”思想,还对防守体系做了改进:3兵团指挥38、15、63军,20兵团指挥68、67、12军,平康、金华、淮阳一带220公里长、纵深20公里“蜂巢”防御让联军望而兴叹。

1952年6月,陈赓被主席召回国,创办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一年零3个月后,让钱学森赞叹为“世界奇迹”的新中国第一所综合军事工程学院宣告成立,堪比清华北大。

抗战时期,幽默的陈赓预言自己活不过60岁。1952年除夕前,又和部下谈起,你们别看我身体很健康,可我知道活不过60岁。1961316日,陈赓因心肌梗塞英年早逝,年仅58岁。

杨成武、陈赓与李克农

奋战在隐蔽战线、没有扛枪打过的开国上将李克农,是陈赓在上海特科时的生死之交。听到好友病逝的消息,特工之王把酒杯摔了:陈赓不在,喝酒都没味了!

1962年2月,这位传奇的“特工之王”,随自己好友驾鹤西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