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2)班 戴睿思)

近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来袭,为配合全国做好防控工作,遵照上级“停课不停学”的指示精神,上周以来,我在我们班级的家长QQ群上,给我的学生们上了一周的语文课。

这周的语文课,我按照我们备课组商量好的既定计划,给学生们上小古文。说句实在的,给学生上小古文,我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如果双脚也可以举起来的话。因为,我一直觉得,我们中国最好的语文,在文言文和古诗里。这一点,在我近来读了《古文观止》里李密的《陈情表》、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zhào)檄(xí)》、《乐毅报燕王书》和魏征的《谏太宗十思书》后,感觉尤其强烈。

上周,我给学生上的小古文共计是四篇,详见如下:

小古文一:

芦 花

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小古文二:

放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我后行。

小古文三:

乡村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

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小古文四: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因为这四篇古文短小精炼,通俗易懂,描写细腻,观察仔细,语言优美,故我要求我的学生全部都要进行朗读和背诵。但是,朗读和背诵仅仅是学习古文的第一步,最高的境界是能领悟其精华,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学会仿写。

(作者:三(2)班 李修齐)

说到仿写,还真就有个觉悟较高的学生,在我还没布置他们仿写的时候,竟然就先仿写了一篇发给我了,还别说,写得还挺出色的。 请看图:

当然,有学生如此,作为他们老师的我,自然也不会落后,不信?请看我的仿写:

除了学习小古文,我还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十分特别的作业,那就是写一篇上网课的感受日记。学生交上来后,很多写得都不错,今天先给大家展示两篇。

全新的网上上课

文/三(2)班 李梓辰

2月18日 星期二 晴

哎,我本以为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导致学校停课后,我们就可以在家里疯狂地玩到新型冠状病毒被控制住的那一天了。可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学校为了让我们能上课,又有了个新的创意,那就是让我们在网上上课。而我们班,则是在QQ上上课。

不过,这可比在教室里坐着上课有趣多了,因为我们可以拿着手机或平板打字后,然后上传上去。而且课堂纪律也可以控制住,因为老师可以随时开启全员禁言。而且老师还可以很快地发送一些图片笑话,或发一些视频让我们学习。还可以让我们欣赏一些片段,或发给我们一些电子书和一些好的学习视频观看,如《语文中的文化美》、《李白为什么叫诗仙》、《语文生字同步练》,还有广播体操。

还可以发图片让我们看到那些无私奉献的医生,以及用平板写作文。

总之,网上上课真的非常有趣好玩,真希望以后都是这样上学。

上网课真有趣

文/三(2)班 刘子怡

上网课真有趣!

今天,是我上网课的第二天。第一节上课前,看到黄老师说要我们拿摘抄本、练字本和笔,我以为要讲课了,结果却是和我们讲了当前的疫情,又给我们讲了故事。在上课前老师先给我们说了一段话,其中让我最关注的就是这句“独在桌前上网课,每逢课后胖三斤”。这段话把我们大家都给逗得快要笑疯了。

讲完疫情后,老师开始开始给我们讲故事了。“从前,有一个男孩,他出生于江苏省的一个破庙。他母亲早年去世,他和爸爸相依为命,每天采集草药且捕捉蛇和许多的虫类,然后制作成蛇药卖给生病的人,让他们可以恢复健康。到男孩十岁时,对于制药他初步入门了,随着他慢慢长大,他对蛇药越来越熟悉。二十五岁时,他决定把蛇药秘方传下去,因为他觉得秘方比生命更宝贵。

但是秘方太复杂了,所以他决定简化秘方,为此他把各种草药都试吃了一遍,然后记录其效果。有一次,他不因不小心被毒蛇咬了,身上又没有带药,危急时刻,他就打电话给他师兄讨教救命的方法,结果他师兄告诉他一个简单又恐怖的方法。”

讲到这里,老师停了下来,问我们知道用什么办法吗,我们大家猜了又猜,都没有猜出答案。接着老师说出了答案,把我们都吓了一大跳。“方法是抓几条活蜈蚣,然后生吞下去。”天哪!这场面也太恐怖,而且这不是毒上加毒吗?可是老师说那人吞了蜈蚣后就真的得救了。哇!太不可思议了,这样都可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以毒攻毒吗?

这次网课我觉得既刺激恐怖又有趣,我感觉非常棒。

读了两位学生的日记,我感受颇多。真的没想到,我第一次在QQ上尝试用“文字+图片”的方式给学生上网课,学生的反响竟然还是那么地好。可见,我们人类的适应能力真的很强,大家可千万不要小瞧了自己哦!

我觉得,在这个突如其来的疫情下,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努力做到那句名言所说的那样: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其实,学会适时改变,为战胜疫情做贡献,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虽然,现在的战“疫”尚未成功,虽然,我们也许未能像医务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一样亲临一线参加抗“疫”的战斗,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认真配合国家做好各人自己的本分工作,就是对战“疫”最大的贡献。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