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炖粉条”这是普通的一道菜,可在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里,有一位正在接受改造的国民党战犯每次看到一道菜的时候,总是会触景生情,食不知味。他就是国军将领杜聿明,他为何对道菜这么敏感呢?

那是1948年12月,淮海战役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国共双方全副武装,有备而战。杜聿明担任国民党部队的副总司令、总指挥,他手下的80万国军,已经被解放军打得七零八落,黄百韬的第七兵团、黄维的第十二兵团、孙元良的第十六兵团,大部分都已经被歼灭。

而邱清泉的第二兵团、李弥的第十三兵团,也被解放军围困在河南永城陈家庄地区。此时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天气异常寒冷,国民党军队被困在荒郊野地里,无处躲避风寒,粮食供应几乎耗尽,他们陷入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绝境!

蒋介石虽然会派飞机给他们短期补给,但是这些补给的数量只是杯水车薪。有时天气不好,刮大风,这些粮食还会顺风刮到解放军阵地上,又不敢去抢,剩下的那些粮食根本不够国军分。

国军士兵为了抢粮食或一些御寒的衣服,他们常常激烈打斗,最惨的还是那些伤病员,他们无力争夺,又无人理睬他们,最后一批批冻饿而死!解放军知道此情后,他们在战壕旁边架起了一个烹饪炉炖猪肉、面肉和粉丝,并用自制的“土喇叭”,向国民党官兵喊话:“老乡们,不要再给蒋介石卖命了,解放军欢迎你们,想回家我们也发路费!”

猪肉炖粉丝的香味很快飘到了国军的阵地上,饥饿难忍的国军闻到香味,忍不住流下口水。有些国军士兵纷纷爬出战壕,端起饭碗,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还有一些大胆的,干脆直接跑到解放军的阵地去,举手投降。

这些被俘的国军士兵,解放军对他们非常优待,除了饭菜管够,还来去自由,毫不阻拦。解放军的大仁大义,让那些还未被俘的国民党将士们彻底崩溃了,都纷纷扔下枪,跑到了解放军的阵地,甚至还有不少连长、排长带着整连、整排的士兵投奔过来,20天内就有1万4千多名国军带着枪投降。

一道猪肉炖粉条,在淮海战役中竟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杜聿明一见到这道菜,就会想到淮海战役的失利,他会感慨万千,食不知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