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场合的假唱,可以被原谅?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想必是但凡假唱,都不可被原谅。其实这话略显片面。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何为“假唱”。假唱,并非只是单纯地对口型,它还有其他的形式。就算是对口型,它也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就是现场外放的是录音室完美版本,歌手或演员只要张嘴附和就可以了,这是最常见、也是我们众所周知的一种假唱形式。

对口型

另一种“对口型”就稍微“高级”些。任何歌手,就算是邓丽君、张学友这样的歌后、歌神,他们的现场发挥与录音室演唱多多少少都会有差别,专业歌手尚且如此,更何况客串的演员呢。所以,为了防止现场被人听出端倪,有的人就会提前录制一个针对性的“现场版”,然后去对这个版本的口型。

再一个,就是与登上热搜的“开全麦”相对应的,半开麦。开全麦,伴奏里没有人声,全靠歌手自身实力发挥。半开麦,外放的音乐是完整的歌曲,歌手也可以开麦唱,外放的歌曲则是一个保障手段。

韩国唱跳多为“半开麦”

全开麦确实应该提倡,但半开麦本身也有它的合理性,并不是特别大的罪过。尤其是在唱跳歌曲中,激烈的舞蹈动作总会影响歌手的气息,这个时候,半开麦的价值也得以体现。诸如韩国的唱跳组合,绝大多数都是半开麦演出,但他们依然是亚洲的娱乐风向标。

话筒放下,二人合唱仍继续,假唱无疑

那么,什么情况下才会需要“假唱”呢?

第一个,演唱者本身不具备现场实唱的能力。歌手发行的专辑或单曲,都是录音室反反复复打磨、调整之后的,有些歌手被称作“录音室歌手”,原因就在于他离不开后期修音的技术性修整,而live是没有机会试错和修音的。

演员客串成常态,唱歌水平难估量

现在音乐圈里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演员频繁客串歌手登台唱歌,比如某女星主演并献唱主题曲的影视剧大火,那么她一定会被邀请去某个晚会表演,而她本身并非专业歌手出身,这种情况下,选择假唱也在预料之中。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某些演员不论在哪个场合唱歌,总是同样的味道,且与录音室版本一样,无任何瑕疵。

12年王菲春晚现场跑调,但为真唱

第二个,演出或晚会的主办方对演出效果要求高,不允许歌手出错。拿央视春晚举例,这档全民盛宴自83年开播,直到94年才开始调整为真唱,连续长达十年假唱的根结,除了彼时技术层面的缺失,还在于春晚不是一个人或某些人的聚会,而是全民的团聚,这是它的重要性决定的。

刘德华

第三个,意外因素。歌手忽然生病或失声,演出场地设备(话筒)忽然出现故障,为保证演出顺利结束,假唱也是补缺的方式。说到歌手意外,有陈奕迅在10年带病坚持的“DUO巡演”,也有18年落泪中断演唱会的天王刘德华,对于这些本身已经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歌手而言,他们坚持真唱是对音乐、对歌迷的负责,但站在歌迷角度,他们反而希望偶像能在工作中偷一下懒,适时又不失风度地“假唱”一下。

陈奕迅

第四个,有人兢兢业业,也会有人投机取巧。作为一个名歌手或名演员,见多了大大小小诸多场合后,难免会有倦怠,小演出不值得开尊口,通告费少便走个过场。基于此原因的“假唱”,是艺德问题。

伴奏突停,袁娅维坚持清唱

总体说来,假唱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出自歌手本身,有的为了演出效果,也有无奈之下不得已而为之。总之,假唱不只一面,作为观众,切勿一言以蔽之。有些场合的假唱,也有出自为听众负责的考虑,毕竟,毁形象又毁经典的临场发挥,还不如一首假唱来得舒服。

音响故障,林俊杰坚持清唱

流行音乐不论发展到何种境地,想要完全消除“假唱”都非一朝一夕之事。“开全麦真唱”登上热搜,侧面反映的,其实也是“假唱”的泛滥,以及人们对这一行为的抵触、抵制。尽管我国的文化产业有明确条文,禁止商业性演出有任何的假唱行为,但业乱人杂路长道远,推崇真唱仍需要音乐从业人员的自我约束,与大众重视真唱的意识觉醒。

没有专业的音乐知识,能否辨别真唱和假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