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監管部門集中發聲:財政政策、資管業務、金融開放這樣定調

下階段財政政策如何發力?資管業務轉型如何開展?金融開放如何推進?

9月26日,財政部部長助理歐文漢、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陸磊、中國證監會機構部主任邱勇等監管部門領導齊聚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海峯會·蘇河灣,詳細闡述了上述問題。該論壇由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組委會、上海市金融工作局、上海市靜安區政府主辦。

財政政策注重協調配合,與貨幣政策共同發力

“今年以來,實施更加積極有爲的財政政策,是特殊時期的關鍵舉措。”歐文漢表示。

第一,提高赤字率,加大逆週期的調解力度,明確釋放更加積極有爲的信號。“赤字率從2.8%到3.6%以上,這是改革開放以來赤字率首次超過3.0%。這在保障疫情防控重點支出、對沖財政收入下降、彌補中央和地方的收支缺口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有效提振了市場的信心。”

第二,是擴大政府投資規模,儘快形成有效的投資需求,直接對沖經濟下行的壓力。安排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6萬億元,發行抗疫特別國債1萬億元。

第三,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對沖企業經營困難,上半年新增減稅1.5萬億,全年預計超過2.5萬億。

歐文漢表示,當前及今後一個階段,積極財政政策的主要任務仍然是,進一步消化疫情等不利影響,穩住經濟的基本盤,爲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具體而言,既要幫助企業紓困、“留住青山”,又要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放水養魚”;

既要注重政策力度、保持一定規模,又要注重提高效率、用改革的辦法創新實施方式;

既要注重主動作爲、發揮自身優勢,又要注重協調配合、與貨幣政策等其他宏觀調控政策共同發力;既要有效對沖疫情影響,又要確保自身的可持續。

不能以資管業務之名走資金池、資產池的老路

曹宇介紹,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國金融機構資管產品餘額近82.9萬億元。其中,銀行保險資管產品餘額45.6萬億元,比年初增加了1.6%,佔資管市場總規模的55%。其中銀行理財餘額24.5萬億元,資金信託計劃餘額17.7萬億元,保險資管產品3.4萬億元,21家銀行獲批設立銀行理財子公司。

曹宇表示,銀保監會將保持政策定力,以資管新規確立的統一標準和改革方向爲準繩,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爲,絕不允許以資管業務之名走回資金池、資產池等等不規範運作的老路。

制度方面,曹宇介紹,正在制定銷售管理規則和流動性管理規則,以銀行理財公司爲重點的制度體系正在加速形成。

保險業務方面,抓緊修訂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暫行規定,擬取消境內保險公司合計持股不低於75%的規定,鼓勵外資發起和參與設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

信託業務方面,正在起草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等規則,形成以監管部門爲主體、行業協會自律、信託保障基金保障爲補充的風險防控體系。

“從銀行業、保險業來看,各家機構更需要基於自身資源稟賦、客羣特徵、專業側重等要素,積極探索市場定位和戰略方向,不要一味謀求大而全,還要發展中而專、小而美,我們鼓勵銀行保險資管業務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深化國際間合作。”曹宇表示。

他還表示,積極推動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建設。當前我國養老保險體系發展不夠平衡,第三支柱比例偏低,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發展不充分。現階段加快發展第三支柱十分緊迫,金融業可以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但是市場現有各類金融工具短期化,不具備養老保障功能,距離人民需求還有較大差距。

推動資本項目開放是“十四五”重要改革任務

“推動資本項目開放是‘十四五’時期的重要改革任務。人民銀行和外匯局正在深入研究未來五年推動資本項目開放的主要內容和關鍵環節。”陸磊表示。

陸磊表示,未來推進資本項目開放的總體考慮主要有:推動少數不可兌換項目的開放;提高可兌換項目的便利化程度;提高交易環節對外開放程度。

陸磊介紹,爲了更好支持實體經濟,拓展投融資渠道,在股權直接投資層面,正在研究修訂QFLP和QDLP規則,大力發展私募股權投資的國際化路徑,逐漸形成全球投資基金髮展和管理的新模式。

相應地,建立與更高水平開放相適應的金融監管體系,完善跨境資金流動的宏觀審慎和微觀合規兩位一體的管理框架,保持微觀政策跨週期的穩定性、一致性、可預期性。

“在全球低利率、負利率的環境下,中國資本市場已經成爲最具吸引力的市場,中國這一輪金融業對外開放更具深度、廣度和力度,姿態更加堅定。”邱勇表示。他還表示,持續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和適應性,努力構建外資願意來、留得住的市場環境,保持監管和開放政策中長期一致和充分透明,是中國資本市場這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鮮明特徵。

邱勇介紹,今年以來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並未受疫情影響,反而開放力度不斷擴大,開放水平不斷提升。今年1-7月,QFII/RQFII累計流入規模達到近六年來最高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