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在追《脱口秀大会3》的朋友?

这季节目挺有意思,可能跟前期宣传不足有关,刚开播的时候好像都没多少人关注。就连斯文这种脱口秀十级爱好者,都是在看到程璐思文离婚的时候才发现,妈呀这季《脱口秀大会》这就播了??

谁能想到这节目越播越出圈,从导师到选手,从节目片段到周边八卦,播出期间上了无数个热搜。

直到昨晚总决赛,参赛的六位选手是杨笠、李雪琴、王建国、呼兰、王勉、杨蒙恩。李诞还请来了徐峥、沈腾、杨天真、大张伟、罗永浩做导师,史称“中国戏剧界一壁江山”。

这个阵容怎么讲呢,就很难不好笑。这些个导师和选手里没有一个人不好玩,光看他们聊天互动我都想疯狂拍灯,果然昨天晚上的热搜宛如脱口秀专场,基本随着节目进程实时更新。

配置太强也是有隐患的,导师里有国民度那么高的喜剧大师在,人家出场的时候来一段脱口秀,肯定能把场子热起来。但之后登场的选手要是没接住这个场子,很容易就会显得没那么好笑。

沈腾和罗永浩使的招儿是互损。沈腾说老罗作为中国脱口秀第一人,他将第一次站在脱口秀的台上讲脱口秀。

罗永浩则表示他欠的6个亿债务已经还清4个亿,而且上的都是高质量综艺,至少没有像五位导师中的至少三位那样,什么破节目都上。

喜剧感里冒犯的边界感拿捏的死死的,底下观众笑倒一片。关键是后边登场的六个选手也都接住了场子,一个比一个好笑,所有人都超常发挥,甚至导致最后结果公布出来,观众几乎各有各的意难平。

总决赛的规则是先六进三,前三名再讲一轮,最后再按票数决定冠亚季军名次。最终六位脱口秀演员按名次顺位排序分别是:王勉、王建国、呼兰、李雪琴、杨笠、杨蒙恩。

@新浪娱乐 在微博发布了#你最喜欢谁的表现#的投票,有趣的是在比赛里并没有进前三的李雪琴和杨笠分别排在这个投票的第一、第二名。

评论区里大家最意难平的也是这两位,“讲真,两个女的都可”。

“杨笠没进前三就很离谱。”

“我以为李雪琴能拿第一的。”

冠军王勉反而受到不少质疑,有单纯不太能接受他那种音乐脱口秀形式的。

有人get不到他的笑点。还有人觉得王勉夺冠是节目设计好的,因为笑果文化想让脱口秀更多元化,所以要“推”这种脱口秀形式新颖的新人。

总决赛那期节目长达三个半小时,不知道大家看完了没有。斯文自己看完以后最大的感受是,能打进总决赛的六位选手实力水平之间差距并没有很大。

最后排名如何,可能更多取决于他们的现场发挥状态,以及当时投票的现场观众更“吃”谁那一套。就我个人来说,六个人都是好笑的,王勉也很好,我有点不懂为什么会有人觉得他拿冠军是黑幕

我看到有网友帮王勉说话。觉得每次都是他最扣题,别人有时候说着说着就跑题了,而王勉的段子从头到尾都很完整。一环扣一环且不输出价值观,这点最招人喜欢。

这代表了一部分观众对脱口秀的审美喜好,也可以说是脱口秀大会,往大了说甚至是喜剧行业,目前的从业者们最主要的分歧和纠结点——做喜剧的人,到底要不要输出观点(或者说价值观)?

本届脱口秀大会最出圈的选手杨笠,就是非常典型的价值输出型选手。很多时候观众喜欢她,是因为被她的话戳中了,忍不住想点点头表示赞同。杨笠这类选手的炸场效果和人气,大多来源于观众的共鸣和认同感,而不是单纯的把观众逗笑。

讲几个杨笠转发量最高的段子给大家品品。

她吐槽过直男盲目自信:你能在这个台上看到很多奇形怪状的男演员,但他们其中没有任何一个,想过我这个长相,要是上电视的话,是不是得稍微整整容。

“男人不光美好,他们还很神秘,你永远搞不懂他的小脑瓜里在想些什么。为什么他明明看起来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

她吐槽社会对优秀女性“潜规则”的偏见,说她其实有很多选择,比如像男脱口秀演员那样,写不出来硬写。也可以去敲李诞、程璐、王建国的门,一路敲进总决赛,做“脱口秀敲门人”。

她谈身材焦虑这件事,说平胸模特就是“男人越不喜欢什么,老娘越不长什么”,还把这种态度解释为所谓的“时尚态度”。

她聊恋爱话题,说自己有个原则,就是一定要主动追求别人,因为她只想和配不上的人谈恋爱。当她和男友一起出现,不希望别人夸他俩般配,只希望大家沉默几秒,感叹“这个女的,有点东西!”

而听杨笠讲脱口秀呢,观众的反应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如果你是个女孩子,应该会挺喜欢杨笠,觉得她说得特别对,每句话都吐槽在了你心坎上,会觉得杨笠这个女的,是真·有点东西。

如果你是个男生,要么像Jony J说得那样,觉得“她不会是在说我吧”,要么像李诞那样,知道杨笠说得有道理,但又不能站出来反驳,因为这时候跳出来,显然就是“他急了”式的被说中了。

公开吐槽杨笠的储殷教授就完美示范了什么叫“他急了”,一方面是他觉得杨笠在节目里攻击男人是为了迎合女性观众的口味,因为这样才能在比赛中走得更远。

另一方面是他反驳了杨笠三条。第一,在你面前自信,用得着很特别么?第二,普通男人或许长得不好看,但如果卸了妆,你可能是真的丑。第三,女生自称“小公主”是得了公主病,叫女生小公主,是消费社会的商家为了收割商业流量编造出来的童话。

储殷教授这番理论到底有多乌鸡鲅鱼,我们今天就不展开讨论了,毕竟这位男士已经被网友骂的够呛。我只是想通过他的反应来打个比方,杨笠的脱口秀像柄利剑,杀伤力极强,观众缘这块注定喜爱和争议并存。

“温柔一刀,犀利吐槽”的女性视角能帮助杨笠快速出圈,引起大范围的讨论,毕竟女性话题天然自带巨大的流量。这样强的女性视角观点输出导致杨笠的目标人群垂直且精准,但凡现场多几个储殷那样的观众,杨笠的处境就会很危险。

跟杨笠完全相反,甚至跟所有脱口秀演员都格格不入,但人气一直不低的李雪琴,就属于基本上没什么观点输出,她咔咔讲几分钟就为了逗乐观众。你听完过一阵可能记不住她讲了什么,但就是会觉得这姑娘还挺逗。

李雪琴是这季《脱口秀大会》的最大黑(意)马(外),她是个做搞笑视频的网红,讲脱口秀之前最出圈的人设是追星锦鲤,因为吴亦凡曾经录视频回应她的喊话。但和大多数做搞笑内容的网红一样,李雪琴没少被网友吐槽太low。

她看起来对脱口秀的世界一无所知,没讲过开放麦,没有任何线下线上的经验,第一期节目里的表演,就是她人生中第一次讲脱口秀。当时所有人都觉得李雪琴很弱,本来水平也不咋地的赵有成选择和李雪琴PK,果然李雪琴输了。

但李诞选择复活李雪琴,他觉得李雪琴天赋异禀,总决赛上罗永浩也承认李诞眼光毒辣。也是,毕竟李雪琴作为一位业余选手,一路过关斩将PK掉了不少脱口秀OG,总决赛止步第五名后还有不少人为她可惜。

因为第一次说脱口秀就能说得这么好,李诞说她是天才少女。看似毫无章法瞎讲一顿淘汰了脱口秀元老,大张伟说她是“乱拳打死老师傅”。编剧史航评论李雪琴,说她像一个巨人没弯腰就能走过拱门,因为拱门为她暂时化为了彩虹。

大众认为李雪琴受欢迎是因为她是个有才华而不自知的天才,运气也挺好能遇上伯乐。但我觉得吧,李雪琴知不知道她自己有才华我不清楚,但李雪琴可太明白喜剧这玩意儿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一方面是李雪琴智商高,她是北大新闻学院的高材生,纽约大学的研究生,当年北大在辽宁省自主招生,李雪琴考了第一名。这意味着她的学习能力、悟性、抗压能力都差不到哪去,即便是个门外汉,她在节目里也能成长得很快。

更何况,李雪琴只是没说过脱口秀,并不代表她不懂喜剧那一套。严格来说,李雪琴开始尝试和关注喜剧的时间点,可能比场上大部分选手要早得多。

2017年,池子和李诞还没靠脱口秀大火的时候,李雪琴已经在微博上默默关注他们了。她在知乎实习过,学习过很多实操性强的传播技巧,很早就开始做搞笑视频,试过模仿、夸张、喊话等各种模式,最后才有了现在的李雪琴。

她接受《时尚先生》的采访时提到,这个时代的节奏很快,没有人愿意慢慢听你说话,你必须在前三秒里让大家觉得你有趣,不然大家就会觉得你无聊,就把你刷过去了。

这种三秒之内把观众逗乐的喜剧技巧落实在李雪琴的脱口秀上,说白了就是在台上认俗、认怂、公然搞对象。

我记得她第一次上台,开头就是她在下面等了太久了,一直想上厕所,此刻正在憋尿,马上就要憋不住了。

又说自己是个网红,做搞笑视频的,参加节目是为了“上货”。因为一个脱口秀演员可以养活8个搞笑视频博主,他们搞笑博主特别希望脱口秀行业发扬光大,不然以后都不知道该上哪抄段子。

还说自己和别的网红不一样,虽然网红的口碑不太好,大家说起别的网红,就是炒作、整容,但说起她呢就俩字,低俗。

她在台上说自己想谈恋爱,杨天真随口一提说她和王建国挺般配,李雪琴就牢牢接住了这个梗,从此上台必cue王建国,活活把脱口秀讲出了二人转的感觉。

总决赛被淘汰后,李雪琴发了长文总结她在《脱口秀大会》的表现,里面提到她这次想表达一些东西,但“既希望引起观众的注意,又希望观众忽略”,矛盾和纠结导致稿子没写好,最终表演效果一般。

斯文的理解是,前几场比赛里李雪琴是放弃表达观点输出的,她只考虑如何逗乐观众,一路晋级的结果证明收效不错。总决赛上她想升华一下主题,觉得需要“表达点什么”,但她其实对这种喜剧模式不太自信,所以自己觉得不太好。

那么脱开杨笠和李雪琴的个人选择来讲,搞喜剧的人到底是输出观点比较好,还是单纯逗乐观众比较好呢?

有一说一,我们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逗乐观众这事儿肯定是最讨喜的。毕竟是个喜剧人,咱得先把观众逗笑再考虑别的,而且给观众带来快乐的行为,无论如何都不会出错。

输出观点其实是有风险的,因为表达必然会被误会,讨论必然带来争议。但我们都知道有句话,说喜剧的内核就是悲剧。而脱口秀作为喜剧形式之一,脱口秀精神的本质也是嘲讽和质疑。

我理解李雪琴这种专心逗乐观众的喜剧技巧,也理解杨笠这种在好笑之余也不放弃输出观点的表达,但我觉得是这样——

谁都知道喜剧的最高形式是一边能把人逗笑,一边还能引起思考。不放弃表达和给观众带来快乐的行为本身都值得尊重,但既然选择了做喜剧人,咱能不能先保证那点基本的快乐,再来尝试严肃深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