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着聊帕萨特的故事,1988年的时候帕萨特迎来了第三代车型,前两代车型虽然打开了市场,但骨子里还是一款与奥迪80共生的车型,这种尴尬让大众内部高层决定,放开手脚去研发一款能够真正代表大众的新车,帕萨特B3就是在这种气氛中孕育而生。

所以帕萨特B3的出现完全是由大众自行设计,无论是机械结构还是外观风格,都开始走出只属于自己的路,与此同时,从市场情况上来看,四门B2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成绩非常亮眼,而掀背车与斜背车在欧洲的销售比例也不高,所以这一代帕萨特索性化繁为简,只留下了四门轿车就五门旅行车两种车型,事实证明,这个大胆的决定取得了成功,也确定了未来帕萨特的发展方向。

帕萨特B3的车身尺寸与前两代车型相比更加霸气外露了,大众自主研发的底盘充分体现了独特的家族风格与奥迪分庭抗礼,而简约科幻的车头造型灵感则是来源与1981年的概念车Auto2000,全车的外观设计则是由Herbert Schafer操刀,在当时甚至有很多人都提出,这台车的外观与FORD Sierra/Taurus颇有相似之处。最为激进的设计就是前脸处“闭嘴”式中网的使用,成为这一代车型在外观上最显著的特征。

而事实上帕萨特B3并不是绣花枕头,轴距达到了2625mm,四门轿车与五门旅行版车型的尺寸分别为4575×1705×1430mm、4569×1704×1448mm,另外还有使用了Syncro技术的四驱版本,获得了5mm的轴距BUFF,达到了2630mm。由于轴距的加长,使得车内空间也非常的宽敞,驾驶与乘坐的舒适性得到非常明显的提升。

在内饰方面也颇为豪华,在用料方面也极为考究,真皮包裹的座椅、单片CD主机、多片装CD换片箱首次出现在帕萨特车系中。另外半自动空调、自动阻尼调整后减震、电动天窗等也加入了备选项目中。悬挂方面延续了前两代车型的结构,采用了前麦弗逊、后拖曳臂结构,兼顾舒适性与操控性。

做足了表面文章,在动力方面同样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大众当时最先进的发动机科技都应用到了这台车上,当然也是为了应对各个地区日益严苛的排放要求,使用喷射供油取代了化油器供油,也出现了机械增压的选择。

同时在发动机舱布局方面也是首次采用了横置引擎的布局方式。先后出现了1.6L(72hp)、1.8L(75hp/90hp/98hp/139hp/160hp)、2.0L(116hp/136hp)等直列四缸汽油发动机,以及顶级的2.8L(174hp)VR6 V6发动机,以及在欧洲市场上最为闪亮的1.9L(68hp)直列四缸柴油、1.6L/1.9L(80hp/75hp)直列四缸柴油涡轮增压发动机。

传动系统方面采用了5速手动变速箱,以及可以选装的4速自动挡变速箱,这两款变速箱的实际表现也大大超越预期,与新技术加成的发动机配合,为帕萨特的成功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支持。与上一代车型相比,在动力方面实现了科技层面的大跃进。

而在中国市场中,帕萨特B3并没有被正式引进,所以非常稀少,可以说是难得一见。但是在1996年上海大众与巴西大众共同研发了以B2为基础,应用了大量B3技术的桑塔纳2000,只不过在整体的科技质感和豪华程度上却完全不及正统的B3,所以一部分车友也戏称桑塔纳2000为Passat B2.5,而在此之后,上海大众还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了桑塔纳3000,继续进行了一系列升级。

1993年时,帕萨特的第四代车型正式问世,而实际上,只要深入了解,大家就会发现,所谓的passat B4不过是B3的改款车型罢了,机械结构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变动,只是在外观方面略做了些修改,而在动力系统方面加加减减却没有实质上的提升,那么B4的表现又如何呢?四斗卖个关子,明天咱们接着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