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委以堅守 託以創新——深圳第二產業比重何以近40%

新華社深圳9月27日電 題:委以堅守 託以創新——深圳第二產業比重何以近40%

新華社記者吳濤、印朋

今年3月,在深圳坪山區,一輛名爲“夸父”的L4級無人駕駛運輸車每天清晨都會迎着朝陽,沿設定路線從當地機關食堂出發,給沿街防疫人員送早餐。這一情景,是深圳從“加工代工”轉向“智造創造”的側影。

以加工製造爲始,守實體經濟初心,以創新創造成就了深圳3萬多億元的規上工業總產值和高質量工業體系,成爲支撐疫情防控和疫後經濟快速回正的“硬核力量”,也爲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奠定堅實基礎。

“落後”傳統產業竟成高附加值產業

深圳工業是從“前店後廠”和“三來一補”起家的。

1980年,深圳工業增加值僅0.37億元,以食品製造業、紡織業、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製品業等傳統產業爲主。

40年後,傳統產業在一些地方成爲落後的代名詞,但在深圳,傳統產業卻成了高附加值的優勢產業。

在今年8月的“2020深圳設計周”上,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33家設計機構、800名設計師以及數百萬網友在“雲”上體驗了“深圳設計”的魅力。

深圳創新創意設計發展辦公室主任韓望喜說,深圳工業設計、工業生產與知識創新齊頭並進,創意設計與產業同步發展,吸引了衆多國內外人才和資金。

“紡織服裝產業曾被稱爲‘夕陽產業’,但我們堅持走品牌發展和創新之路,打造‘五名工程’,即名牌、名企、名師、名店和名模,實現了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深圳市服裝行業協會榮譽會長沈永芳說。

40年前,深圳女工踩着縫紉機爲全世界貼牌代工生產各類服裝成衣。如今,深圳有2500多家品牌服裝企業,2019年服裝行業銷售額2600多億元。大浪時尚小鎮獲批國家紡織服裝創意設計試點園區(平臺),“深圳內衣”成爲工信部首批“產業集羣區域品牌建設示範區”。

“與服裝產業一樣成爲優勢產業的,還有鐘錶和黃金珠寶等傳統產業。創新驅動是深圳第二產業發展壯大的不二法門,一批優勢傳統產業從‘加工代工’向‘智造創造’跨越,不斷向價值鏈高端延伸。”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綜合法規處處長彭禮壽說。

 疫情應對和疫後轉正的“工業硬核”

汽車製造企業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已成爲全球最大的口罩生產商。

比亞迪總裁辦公室主任李巍說,爲支持抗疫物資生產,比亞迪從新能源電池、汽車製造和電子零部件等部門緊急抽調3000多名工程師組成技術攻關團隊,從零開始,一週內實現量產。通過利用原有機牀轉產口罩機,各廠區調配短缺零部件,1300多個口罩機鋁製零部件基本自給自足。

一批製造業企業的迅速轉產,讓深圳市口罩日產量從不足2萬隻,在一個多月後提升到1000萬隻,防護服、測溫儀、呼吸機的產能迅速提升數倍甚至十數倍。

創新驅動推動了工業的發展,而強大的製造業不僅成爲深圳抗疫的支撐,也成爲疫後經濟復甦的主要拉動力。到今年8月,深圳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已單月五連增,工業成爲復工復產以來深圳經濟增速轉正的“硬核力量”。

“深圳工業已涵蓋36個行業大類,形成了一批增加值規模超百億元甚至千億元產業,且高端製造正持續快速發展。”彭禮壽說。

如今,深圳工業又站在了新的高點。繼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成立後,深圳又正式進入5G時代,實現5G網絡全覆蓋,5G應用場景“遍地開花”。

 堅守實體經濟初心的理想之花

傳統產業的華麗轉身和關鍵時刻的工業支撐,是深圳40多年來堅持“工業立市”和“製造強市”,不斷創新的同時堅守實體經濟初心的理想之花。

2019年,深圳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3.69萬億元,工業佔GDP比重爲37.7%。這座最有條件的“創新之城”,並沒有“脫實向虛”“掙快錢”。

深圳市副市長聶新平說,特區成立以來,深圳始終將工業作爲經濟增長的龍頭和主動力,凝心聚力發展工業,實現了從小而散到門類齊全、從傳統產業爲主到先進製造業爲主,從貼牌加工到一批國內外知名品牌崛起。

“在‘三來一補’蓬勃發展之時,深圳主動放棄路徑依賴,堅持創新驅動發展,走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之路。”聶新平說。

經過近40年發展,深圳工業結構不斷優化調整,逐漸建立起門類相對齊全、具有較高發展水平的工業產業體系,實現了由以傳統行業爲主向以先進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爲主的轉變。

  聶新平說,深圳已制定工業物聯網、雲計算等一批產業發展計劃,並將建立重點產業鏈“鏈長制”。

  深圳新近推出《關於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示範的指導意見》,鼓勵開展更多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示範。

“在深圳強大的工業能力支撐下,‘夸父’將不斷迭代升級繼續奔跑。”“夸父”生產企業、深圳一清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於洋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