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0中國網絡媒體論壇開幕,業界探討變局中開新局

網絡上的新聞哪些還能讓你還深信不疑?什麼樣的媒體值得長期信賴?

不僅僅是讀者在思考這些問題,新聞內容的生產者和傳播者同樣也在尋找答案。9月27日,由中央網信辦、上海市委網信委、新華通訊社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圍繞“變局中開新局:中國網絡媒體的責任與使命”主題在上海開幕。

“失去了質量的新聞作品,不是易碎品又能是什麼!”人民日報社編委委員、海外版編輯部總編輯王慧敏擲地有聲地提到,網上真正值得“咂摸”的內容並不是很多。他歸納了三點原因:一是追求“鬧點”而忘了“重點”。不少媒體爲吸引受衆,恣意隨“鬧點”起舞。二是追求“流量”而忘了“質量”。在傳播分衆化和媒介細分化的今天,網絡媒體追求點擊量本無可厚非,但不能因此成爲新聞快餐的“拼接手”和“標題黨”。三是追求“速度”而忘了“深度”。

事實證明,優質內容的生命力仍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編務會議成員孫玉勝在演講中提到,抗疫過程中,大規模的持續報道使新聞頻道創造了頻道開播17年來的最高收視紀錄。這個數據說明,在各種視頻平臺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電視新聞依然是強勢媒體,尤其是在遇有重大事件的時候,受衆會重新迴歸電視,而深度融合會使電視更強大。“但儘管如此,電視媒體也必須有緊迫感和危機感,保持清醒頭腦,我們在媒體融合方面還有許多路要走。”

從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媒體功能已經不只是提供信息,而是集信息傳播、社交網絡、政務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全服務平臺”。用服務“黏”住用戶,才能將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也纔有機會傳播正能量而不是掙流量。

騰訊在變局中發掘技術創新的潛力,把彙集網民注意力的“流量”更多地變成“善流”。今年2月,騰訊微視與央視共同發起“同心戰‘疫’”短視頻互動活動,播放量突破10億,點贊量超過兩千萬,創造了一項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全球最大的線上加油支持視頻集。疫情期間,微信視頻號上,雷神山建設者、美團騎手等抗疫一線的視頻,通過積極樂觀的精神鼓勵了網民,用內容爲社會注入了向善的力量。

隨着新媒體新技術發展,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挑戰。新華社副社長、黨組成員劉思揚提到,“人人都有麥克風”意味着每個人都可能成爲信息來源,每臺設備都可能成爲傳播節點,社交網絡成爲主流傳播渠道。而主流媒體、商業媒體、自媒體構成了日益龐大而複雜的媒體格局,如何找準生態位置,發揮主導作用,對主流媒體提出了更高要求。

與此同時,能否充分理解技術、掌握技術、運用技術,是主流媒體要解決的重要課題。“信息技術發展大大拓展了時空概念。新聞報道能否提升穿透力和覆蓋面,更精準找到用戶、觸達用戶、影響用戶,面臨更艱鉅的考驗。”劉思揚說。

正如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提到的,全球新聞傳播領域已經呈現出智能化發展趨勢。人工智能技術不僅重塑了新聞生產的整個業務流程,而且改變了傳媒產業價值鏈上的各個環節,催生出新的媒體業態。

但技術的強大就能幫助媒體在世界舞臺上放大音量嗎?

“我發現網絡時代造就了傳播工具的革命性變化,但世界各國的‘軟力量’不僅沒有增加,反而在很快下降。”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說。網絡平臺的出現使得人類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大衆傳媒成爲可能。傳統上,廣播、收音機和電視被視爲是大衆傳媒,但這些媒介本質上還是精英媒體,所有的內容還是精英人物創造和提供的。說它們是大衆傳媒,只是說精英的觀點通過這些媒介傳達給了大衆。但網絡時代是真正的大衆媒體,因爲人人都可以參與,都可以提供內容和傳播。確切地說,這是一個大衆文化加大衆傳播的時代。

這就意味着媒體要在比以前更嘈雜的環境中講好中國故事。“新全球化變局中,媒體的國際傳播似應更多采用本土視角,進行帶有同理心的專業觀察,當每一個細小的報道播出,每一個具體的故事累積,當各國民衆形成了相對的共識,新型全球化才能真正運轉起來。”全國政協常委、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及行政總裁劉長樂分享了他的體會。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堅持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堅持正確方向,堅持一體發展,堅持移動優先,堅持科學佈局,堅持改革創新,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體制機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術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儘快建成一批具有強大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逐步構建網上網下一體、內宣外宣聯動的主流輿論格局,建立以內容建設爲根本、先進技術爲支撐、創新管理爲保障的全媒體傳播體系。

中國網絡媒體的轉型已有方向,但過程必將歷經重重挑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