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週軍評:面對快速動員的解放軍,臺軍備案成了紙上談兵)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

本週,我海空軍面對臺灣當局和美國方面觸碰紅線之舉,果斷出擊,連續組織體系化機羣在臺灣近空演訓,對臺軍和臺灣當局實施高壓態勢。從18日起,我軍連續8天每日出動戰機,從多個方向進入臺灣空域組織實戰化演練。

一週軍評:面對快速動員的解放軍,臺軍備案成了紙上談兵

還是御用攝影師拍的好看

此次長達一週的空軍演訓,是對我軍戰備能力、我國政府應對突發事態能力的一次較爲全面的檢驗。此次事發突然,美國副國務卿搞“外交突襲”,竄訪臺灣,試圖在中方未來得及應對時,達成高官訪臺的“既成事實”,致使中國在輿論上喫虧,爲其後續更多觸碰紅線的行爲進行更大尺度的試探。

美方是在17號晚間才公佈的消息,留給我國政府、我軍的反應時間只有24個小時。考慮到決策、命令下達需要時間,我軍是在不到24個小時內就做好了軍事鬥爭準備。在國防部發言人定調後,18日早,我軍集結了一次足以爭奪臺海方向制空權的合成化體系力量,前出臺海,連續一週長空鑄劍,證明我軍真正意義上做到了“隨時能打仗”“隨時打勝仗”的改革目標;同時,通過有效的軍事手段,向東北亞地區兵力不足的美國人再次傳達了我軍的底線和決心。

一週軍評:面對快速動員的解放軍,臺軍備案成了紙上談兵

“針對臺海局勢”這六個字,放到當前局勢下,確實雷霆萬鈞

本次長達一週的行動中,我軍出動了南部戰區數個基地的數個航空兵旅、特種機團、東部戰區轟炸機團、特種機團、航空兵旅及地導部隊,成體系前出臺灣海峽。各個參演部隊都得到了一次接近實戰化的考覈,並且檢驗了部分未來祖國統一戰爭中的實戰預案。

在本次緊急出動的部隊中,除了對臺一線的老部隊使用殲-10A、殲-11B等老式戰機表現良好以外,還有一些近年、甚至今年纔拿到新裝備的部隊也表現出應有的水平,在臺海空域展示了新裝備的技術水平,震懾了長期低估我軍軍事建設的臺當局軍事集團空軍。臺灣空軍,面對我軍某些殲-10A、殲-11單位準備了近20年,但真到了對抗的時候,還是我軍新戰機、老戰機壓制,這對臺軍的士氣打擊是很大的。

一週軍評:面對快速動員的解放軍,臺軍備案成了紙上談兵

一週軍評:面對快速動員的解放軍,臺軍備案成了紙上談兵

新戰機部隊和老戰機部隊,準備很多年,均表現良好 圖源:軍網英文

一週軍評:面對快速動員的解放軍,臺軍備案成了紙上談兵

至於某些更新的裝備上沒上過戰場嗎,那就誰也不知道嘍,圖爲近期蕪湖老家裝修轉移到衢州的某新型戰機

除了檢驗既有的軍事預案以外,我軍在兩日大機羣的碰撞中也做好了應對潛在衝突充足的準備,應對可能的擦槍走火。臺軍在本次橫跨整個臺灣西海岸的大空軍行動中,緊急出動了空軍新竹二聯隊的幻影2000、清泉崗基地臺空軍三聯隊的IDF戰機、嘉義四聯隊的F-16戰機、臺南一聯隊的IDF的戰機乃至澎湖“天駒部隊”的IDF戰機,花蓮5聯隊的F-16V戰機,以及6聯隊、7聯隊的特種機,可以說是字面意義的全軍出動。但即便如此,依託自身體系、主場作戰的臺軍,其慌忙出動的戰機數量,一度不如我軍在所謂“中線”以東的兵力,其態勢也是不佔優。而我軍準備充足,出動的大機羣在潛在的碰撞中,完全有能力殲滅“匆忙應戰”的臺軍機隊。臺軍自知空情惡劣,態勢不佔優,一度調動作爲全臺空軍“總預備隊”的花蓮5聯隊,用該部最新型的F-16V戰機“4小時緊急起飛3次”,應對最壞情況。

一週軍評:面對快速動員的解放軍,臺軍備案成了紙上談兵

在相對和平的時期,花蓮聯隊還要出來救火,臺軍空防壓力不可謂不大

臺軍在本次體系對抗中的被動,也體現在了輿論上。對於我軍的演訓,臺軍只能“低調處理”。9月18日、19日,臺軍尚能“豪邁”地公佈我軍機動向:發現大量殲-16戰機在海峽南北兩端,掩護轟炸機、特種機和殲-10等老式殲擊機進入臺灣附近空域。但20日,有臺媒爆料,臺灣中部清泉崗基地3聯隊IDF戰機於19日被我6戰機“包夾”以後,臺軍對我軍的一系列航空演練進行“低調處理”。從20日(週一)開始,臺軍一改在下午公佈軍機動向的“豪邁”,反而選擇在9點半“夜深人靜”的時刻,公佈我軍軍機動向。

而臺軍公佈的動向,也以西南空域我軍“不亂動”,相對方便拍攝的空潛-200特種機爲主,並沒有公佈有關轟-6等其他特種機和其他殲擊機的新聞。隨後數天,雖然臺灣媒體從各種公開或內部渠道透露包括“空警-500巡航海峽”“轟-6逼近臺灣東南部蘭嶼島”“解放軍情報船在臺灣以東30海里內移動”等一系列堪稱“驚悚”的新聞,但臺灣空軍依舊夾起尾巴,不對這些新聞做直接否認,而只是說“與事實不符,我嚴正駁斥”。

至於說什麼臺軍市區附近幾個聯隊戰機從18日起每天高強度擾民,臺灣軍事愛好者在公共頻道聽到那些急促的指責共機接近所謂臺灣“領空”,那與“事實不符”。到了25日,連日本自衛隊拍攝到我軍高新8號電偵機繞過宮古海峽抵近臺島東岸的新聞,臺“僞國防部”依舊沒有進行正面回覆,其中緣由,恐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一週軍評:面對快速動員的解放軍,臺軍備案成了紙上談兵

順便,臺軍不來解釋解釋,爲啥9月17日拍攝的KQ-200,和9月24日就換了個色調嗎? 圖源;臺軍

臺軍持續一週面對我軍連續動作的“裝死”,既有政治上的原因,也有軍事上的原因。首先從政治方面來看,目前島內紛亂的政治輿論中,“臺灣空軍喫虧”對於任何執政團體來講都是極大的政治不正確,是“動搖根基”的輿情衝擊,決不可放到公開場合大肆宣傳。從蔣介石集團敗退臺灣的那天起,島內不同派系的軍事、政治集團,在“空軍制勝”的論調上都是統一的。島內軍事集團長期蠱惑臺灣民衆,鼓吹臺軍花費大價錢採購的美製戰機、導彈,要比大陸自制、俄製的導彈、戰機要強,同時臺灣空軍也是臺軍中最精銳、士氣最高昂、最好戰的團體,具有“精英”色彩。

臺灣民衆,在“臺獨”集團控制的輿論長期對我軍裝備、素養、決心進行醜化的今天,對解放軍的實力作戰效能一無所知,方便了臺當局維穩。因此解放軍在臺海取得優勢的新聞,無疑是“晴天霹靂”,會徹底動搖民衆、尤其是“臺獨”分子對於“以武拒統”的信心。當然,解放軍在臺海的強硬表現,一定程度上也會對蔡英文集團造成極大衝擊。

這一點也體現在中國外交部當場否認海峽中線這件事情上。試想一下,一句“臺海沒有中線”就擊穿這個營造了60年的謊言,在島內造成了極大的輿論衝擊。如果臺軍公然承認自己空軍“技不如人”,蔡英文的“臺獨”美夢還做得下去嗎?這也決定了臺軍在20日以後,面對一系列“不利消息”,低調闢謠了事。

一週軍評:面對快速動員的解放軍,臺軍備案成了紙上談兵

這種神話的“巔峯”,就是臺僞軍長期以來堅持將1958年臺海空戰所謂1比31的“大捷”作爲“官方戰果”。

一週軍評:面對快速動員的解放軍,臺軍備案成了紙上談兵

當然,杜鳳瑞的傳人們,今天肯定不會忘記當年向杜鳳瑞開火的僞軍空軍 圖源:中國空軍

其次,在軍事層面上,我軍這一系列行動對於臺軍的士氣打擊更大,是對臺軍既有預案的是一種“顛覆”。就在美國副國務卿17日前往臺灣前,臺軍在9月14日纔開始長達5天4夜、興師動衆的“漢光”計算機兵推,利用“聯合戰區層級仿真系統”(JTLS)檢驗今年最新修改過的“臺澎防衛案”的全部科目。我軍此次大行動,正值每年“漢光”計算機兵推的收尾階段,也就是解放軍登陸前後,臺灣陸海空三軍全面反擊解放軍的時間段,不知“僞國防部長”嚴德發和臺灣空軍司令部在18日一邊看臺軍“D日”後危如累卵的計算機戰報,一邊看現實中火急火燎的空情時,有沒有一種“狼真的來了”的感慨。

一週軍評:面對快速動員的解放軍,臺軍備案成了紙上談兵

不得不說,本次漢光兵推,倒是挺接近實戰化的,雖然最終還是藍軍奇襲贏了

臺軍對我軍的作戰預案,是建立於能夠在所謂“D日”前數十個小時裏,探測到我軍的準備,再進行動員的。目前,臺軍陸海空三軍,除了空軍作戰部隊以外,都有明顯缺編、頂編、專業人員素養不足的問題,人力上的問題爲臺灣戰備情況帶來嚴重的“木桶效應”。此外,各個基地的保障力量、油料、彈藥大部分集中在上級機構,需要在開戰前分發到各個部隊,進一步削減了臺軍“隨時能打仗”的能力。

臺軍自己研判的情況是,通過潛伏在大陸的人力情報網,美軍或其他外軍軍事情報部門提供的相關情況,對新聞和輿情的判斷,能夠提前200天摸到“風聲”,提前15天進行切實準備。也就是說,臺軍對於解放軍空軍成體系轉入備戰狀態,自認爲能夠提前13天(D日前12天)開始進行正常備戰。隨後,在D日前48小時裏,臺軍戰機提高偵巡頻率,各個大隊的戰機轉場入庫入洞準備,爲未來48小時的我軍信火一體打擊做戰力保存。

一週軍評:面對快速動員的解放軍,臺軍備案成了紙上談兵

這是臺軍目前的準備,臺軍的防衛計劃,就是提前準備200天,打5天,剩下交給域外強敵或者……

這種對於現實過分“樂觀”的估計,大部分是“政治需求大於軍事現實”,很多方面是靠不住腳的:臺軍在大陸的情報網絡,這幾年還剩下多少?剩下的人到底靠不靠得住?美國對解放軍的情報偵察,究竟能不能及時反饋給臺軍?就算這些情報網奇蹟般地沒有失靈,蔡英文等“臺獨”分子有沒有決心進行“平戰轉換”,宣佈臺灣重回“戒嚴備戰”?而本次我軍18小時內完成動員前出臺海,讓臺軍措手不及,也讓臺軍的“備案”淪爲紙上談兵,算是明確告訴臺軍:該回家重新準備新的“臺澎防衛預案”了。

同時,臺灣空軍對於我軍的在臺海全方向的常態化空軍軍事威懾行動是是缺乏行動預案的。臺僞軍事集團空軍不管是出於自身情報能力不足,還是單純自視甚高的樂觀,長期以來一直在低估我軍擁有的軍事選項,並沒有對未來各種切實存在的情況進行有效備案。這一點也體現在臺軍今年新搞的“即時動態發佈”上,直到9月份,臺軍還在低估解放軍軍事鬥爭的決心,打算學日本“御用攝影師”搞“統合幕僚發佈”,安定臺灣民衆,結果今年9月18日、19日兩次大的空情,直接搞了一個反向宣傳,讓全臺灣民衆瞭解到當前局勢的緊張,得不償失,致使臺軍最終只能“保密了事”。

一週軍評:面對快速動員的解放軍,臺軍備案成了紙上談兵

也不知道這民意沸騰,1450們要編幾個三峽大壩新聞才能忽悠回來

而在軍事準備上,從每年“漢光”軍演,再到臺軍的“臺澎防衛計劃”,臺灣空軍只重視 “決戰”,一直以來注重以大隊、聯隊,基地爲單位,對解放軍在D日前後的大機羣持續猛烈但短暫的空襲進行對抗。全體空軍上下都對於解放軍長期低烈度或高烈度的抵進空軍軍演沒什麼切實準備。在這種情況下,面對我軍本週“冷戰”式的、長時間的空中抵進偵察巡邏乃至小股兵力的對抗,臺軍上到政治層面,下到基層主管,都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對於臺軍最精銳的飛行員團體,這種突然的喫虧,對士氣打擊很大。爲了遏制臺軍飛行員在喫虧後意圖報復、妄圖打響祖國統一戰爭第一槍,臺軍在9月18日再次重申“不許開第一槍”彷彿變得情有可原——畢竟臺軍有些聯隊的飛行員,真的想按下發射按鈕,“爭當祖國統一的大功臣”。

除了缺乏預案,臺軍的軍事準備也不足,我軍本次對臺行動常態化,也爲臺軍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機隊疲勞”。臺軍雖然擁有多達5個戰鬥機聯隊的空軍三代機隊力量,機隊數量幾乎等同於我東部戰區,航空實力不可小覷,但其空勤保障器材、人員,缺少長期維繫在聯隊、基地層面,難以真正發揮這5個作戰聯隊的真實實力。尤其是臺空軍的地勤、空勤和指揮人員,與臺軍其他部隊一樣,面臨着改革以後的缺編、加班等問題,影響整體戰鬥力的發揮。

近期我軍的巡航已經讓臺軍關鍵崗位的地勤人員取消加班、叫苦不迭,加重地勤保障人員、空勤指揮人員的疲勞程度。新的常態對抗,還事實上考驗了臺空軍在關鍵航材保障能力上的底數。我軍的戰機、航材是自己造,臺軍則不盡然,大量航材依賴外購。臺軍現在往臺海飛的越多,在“決戰”之日,能起飛的飛機就越少,對他們來講,是一種不可接受卻又不得不面對的“放血”。

一週軍評:面對快速動員的解放軍,臺軍備案成了紙上談兵

臺軍的M-2000,還得承擔不少偵察職能,妥善率會嚴重影響臺軍的作戰效能

臺軍的被動的原因,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我軍掌握主動權”。對於我軍來講,連續的空軍演練,在我軍軍事的各種準備預案中,只是開胃菜而已。如果臺當局妄圖進一步推進“臺獨”議程,我軍接下來的軍事選項極爲豐富:不到24小時動員5個基地20架飛機,那要是動員6個基地100架飛機要多少時間?要是再動員火箭軍部隊兩個基地呢?要是再動員臺海方向陸海軍合成部隊、船團呢?這都是臺當局要慎重考慮的軍事問題。當然,這些臺軍已經面對過了,就在今年的“漢光”計算機兵推中,已有不少消息透露,臺軍面對解放軍持續的精準打擊“陷入苦戰”,很快就面臨精準彈藥告罄的境況。儘管每年的“漢光”計算機兵推都是保密的,但臺軍在實戰化推演中愈發陷入苦戰的新聞並非空穴來風。

當然,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蔡英文當局在鼓吹“臺獨”的時候,她的基本盤並非是狂熱的“臺獨”分子,而是普遍認爲“獨臺”能夠幫助臺灣獲得最大利益的小市民階層,爲了讓這羣人獲得所謂的“安全感”,蔡政府在過去兩年裏,持續加大兩岸對立,推進“對美外交”,甚至爲了獲得美國農業省議員支持,引進瘦肉精美豬美牛等遭到千夫所指的“外交”政策,以獲得所謂美軍的“軍事保障”。但4年過去了,時至今日,美國的軍事承諾一如既往的“模糊”,甚至大不如前。就在解放軍搞出如此大動作以後,美軍、美國當局自9月18日以來,一直保持着相對沉默的狀態,沒有任何有關的表態,軍事動作也僅僅派出了空軍RC-135或者E-8之類的偵察機介入到臺海一線的對抗。

一週軍評:面對快速動員的解放軍,臺軍備案成了紙上談兵

一週軍評:面對快速動員的解放軍,臺軍備案成了紙上談兵

美國不敢搞軍事保障也和西太平洋兵力嚴重不足有關。今年的新冠疫情打亂了美軍的部署,美國海軍原計劃2月份抵達印太地區的“羅斯福”號航母已經返回西海岸進行修正、5月份出港的“里根”號航母目前正處於執勤末期、緊急動員的“尼米茲”號航母需要繼續在中東地區執勤。而在東海岸,美軍至多隻有一艘待命、隨時可跨大洋機動部署的“艾森豪威爾”號航母。美軍在東北亞地區本來能常態化部署兩艘航母,但疫情打亂節奏以後,下半年在東北亞地區將只剩下“里根”號航母,以及一艘“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無備份航母。而到了今年至關重要的11月,美軍可能會再次出現東北亞航母真空期。這種兵力上的真空,讓美軍面臨“解放軍擁有一切軍事選項”的情況,也說明了特朗普-蓬佩奧當局色厲內荏,獨斷專行的執政風格。

隨着年底大選爲美國政治環境帶來的不確定性,蔡英文需要好好考慮考慮,在兩岸徹底失去互信的今天,她和“臺獨”集團的道路到底在何方。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支持獨立新聞網站: 觀察者

一週軍評:面對快速動員的解放軍,臺軍備案成了紙上談兵

netease 本文來源:觀察者網 責任編輯:姚文廣_NN168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