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春节假期似乎看不到终点,疫情的拐点也并没有及时出现。2020年注定是一次要跟过去挥手说再见的时刻,一切提前蕴孕的计划尚来不及开展。

有人说,新冠肺炎很像17年前的sars,但它来得更为猛烈。

1月23日凌晨,武汉封城,全国动容。

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封城是必须,但对更多人来说,来得有点突然。大年夜,来不及吃一碗热乎乎的饺子,已经有人匆忙准备踏上疫区旅程。

“不能让武汉变成一座孤岛”。所以,在一支支以医护人员和防疫专家为主的“逆行者”队伍里,有一帮更为朴素的职业群体同样醒目:物流司机。

不管是来自菜鸟物流、京东物流还是苏宁物流,他们都是奋战在一线的零售人。

按下暂停键的武汉,急需要切断的是疫情扩散,但更需要物资保障,物流司机是打通湖北救援物资生命线的“逆行战士”,国内三大零售巨头的同时响应,有力地抗起疫区的“生命线”。

疫情当前,确保民生必需品供应,稳定物价稳定人心,零售企业正处在保障民生第一线。

截止今日,更多普普通通的零售人依然在一线坚守岗位。

他们有戴着口罩却保持微笑服务的收银员,他们有在疫区仍然保持全天侯开店并在群里为宝宝们及时调配奶粉的店员,他们还有认真擦拭清洁消毒每一个购物车的保洁员,他们也有及时送货到家的快递员,他们还有奋战在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工地上安装空调的师傅……

默默无闻,一线的零售人平凡而又不平凡。

1.

驰援武汉,千里一线

1月23日起,中国邮政、顺丰速运、京东物流、苏宁物流等在内的数十家物流平台都宣布开通“绿色通道”,菜鸟网络也联合了多家海外物流企业,免费从海内外各地为武汉地区运输社会捐赠的救援物资。

正是这样的一呼百应,让驰援武汉的物流货车司机大军们成为逆行大军中鲜明闪亮的暖色。

从大年初一开始,物流司机们便开始在各自货车上就位。封城之后,更多物流公司面对的问题“封锁”。

一位司机在大年初一上路,碰上了封路,不得不绕行上百公里,却不慎陷入路坑,折腾了数十个小时才抵达武汉。

京东也是在除夕夜紧急申请调令,将支援灾区的货物第一时间送达。苏宁物流的司机令狐云,从南京出发急行1400公里。

连夜将消毒剂、防护服、口罩、医用手套、医疗垃圾桶等重达12吨的前线急缺物资,分别送到了武汉中心医院、江陵县人民医院、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十堰市民政局以及西苑医院。

擅长突破封锁线,不惜长途多线路作战,也成了此次抗疫中重要亮点。天天快递车队队长李杰一边吃泡面一边看着卸货的镜头成了这些师傅们的代表特写,连夜接力930公里将600箱总重10吨的84消毒液送到武汉。

值得一说的是,很多驰援司机师傅,接到任务时已经处于“年假”状态。是疫情迫使他们放弃了休息机会,比这还重的背负,就是家人的担心。

曾经抗击过非典,驰援过汶川的耽勇、耽波兄弟,接到驰援武汉的任务后,直接瞒着家人,把货送向灾区。

疫情仍很严重,在这样的特殊时期,直通武汉物流铁军与疫情展开了赛跑,他们勇敢和拼搏为战胜疫情赢得了宝贵时间。

一批又一批防疫物资安全、及时的送达,武汉不再是孤城,有了司机们的扶持,武汉和全国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2.

抗疫,多维度参战

武汉封城后,盒马鲜生平台上的订单抖然增多,10000单很快变成20000单。有人说,封城是武汉的一次压力测试,确实,城内的人们迫切地想知道,城市暂停了,他们的生活还能不能保持正常。

1月23日,本来升为组长的胡博再次干回了配送员,订单实在太多了,能在第一时间给武汉用户送上饭,也就让他们先吃了定心丸。用户含着眼泪收单时,胡博还意外收到了一份红包,那是用户的肯定和鼓励。

“顾客给红包的时候哭了,说感谢有你们!我也哭了,感谢有你懂我们!”胡博在微博上写道。

网易严选放弃了春节。1月21日,他们成立了防疫专项应急小组,负责发动掌握核心抗菌技术的供应商紧急调货,加量生产更多的口罩,然后将这些口罩资源投放到疫区,缓解当地防疫用品紧张的状况。

用最不像电商的方式,反而是最象一家厂商的方式,找货源、盯厂商、保证生产和产品入库,积极为疫区前线攒货。抗疫从来不止一面。

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动工,牵动亿万人心,因为在线直播,每个人都是监工。武汉这座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但医院却要在10天内建成,结果仅仅用了九天,交工。

2月3日下午两点,苏宁帮客的工程师杨杰与 6名同事接到了免费为医院病房安装空调设备的任务。

无疑,疫区的特殊性还是令家人不安,但杨杰的妻子还是没有反对,虽然有些担心。毕竟,全国听到武汉这个城市的名字还是有些难以控制的反应。

每次安装完妻子都要认真地对杨杰的衣物及其暴露在外面的皮肤进行了严格的消毒,她悬着的心,也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尝试“暂时”放下。

他们跟工程一样,在与疫情赛跑,与工期保持着一致,一旦有病房符合安装条件,便要第一时间进入安装。

一下午装12台空调,这种进度对于杨杰来说已经是职业生涯的最快速度,然而他们还是怕慢了手脚。

结束雷神山两天的安装工作之后,杨杰与同事们又于2月5日奔赴被临时征用为临时医院的江汉区党校支援安装。

没有人停止过脚步,疫情面前,都想跑得更快些。武汉封城,仅仅只是开始,全国范围内也都开始进入暂停状态,原以为订单为大辐减少但没想到订单却猛增。

京东物流太元营业部负责人孔灵杰说,“今年量太大了,大年初二我们所有人都返岗上班了。”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客户普遍都选择“不接触送货”,放到快递柜成了大家的共同选项。

抗疫,各有不同。

3.

坚守,平凡而伟大的闪光

这个春节,苏宁有近12万员工坚守在服务一线,苏宁无疑拥有最大最全的线下场景。武汉家乐福钟家村店店长方超和员工们在这里坚守阵地,封城最大的担心往往都是生活必需品的紧张。

虽在武汉,但这家店仍然保持着充沛的供应,极大保障了民生供应。春节期间,各地的天价菜消息不断,但他坚持不涨价,对疫情而言,不涨价才是最大的稳定剂。

为了满足捐赠者的需求,他还亲自开车送货到金银潭京坛医院。

封城,隔断的是疫情发展路径,却拉近了用户和家乐福的距离。春节本来应该是线下商超的最大节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改变了这一切,似乎零售的新拐点正在到来。

回到23日封城,武汉停运全市公交和地铁,武汉的苏宁红孩子全部闭店。

但是“还在营业吗?”“家里宝宝没奶粉了,怎么办啊!”“纸尿裤告急!还有多久……”

武汉苏宁红孩子漫时区店的妈妈群里每天都收到这样的消息,店长苏羽和育婴师张复梅知道,在这种特殊时期,孩子的问题刻不容缓。

她马上联系大区领导,武汉苏宁红孩子漫时区店做出了一项重大的决定:31号的下午13-16点正常营业3个小时。

对那些家里有宝宝的人来说,这无疑于黄金时限。但仍不太够。

“疫情来的太突然了,有很多家庭都在自我隔离,不方便出门。线上下单又不及时,小区周边很多小的母婴店也都关门了。有很多顾客跟我们反映家里面小孩急需纸尿裤和奶粉等必需品。我就决定去做这件事了”

江店长干起了红孩子快递员。

驰援、捐助一度成了我们应对灾难时的常规手段,但坚守比之更不易的就是,在保障民生稳定供应的同时,稳了民心,不论何时何地,用户只要想起需求,就马上有响应。而这也是各位一线零售人的重要使命。

2003年非典时,零售有过一次重大变革,那就是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阿里、苏宁、京东三大零售巨头开始线上全面角逐。

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每每危机来临,零售的重要保障功能不可或缺,同样不可或缺的还有无数奋战一线的零售人,他们用肩膀撑起了零售的全面江山,也托起了重要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