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2020中國500強企業高峯論壇長壽時代養老金論壇在河南鄭州舉行,尼爾森消費者洞察金融領域總監肖潔菲對《中國企事業員工醫療養老保障白皮書》進行解讀。

肖潔菲提出,通過調查後發現,當員工的職級、工齡、崗位不同的時候,本身需求有很大差異,另外他也會覺得自己和其他職級相比對公司貢獻更多,這個時候如果是完全公平的保障對員工而言反而會產生一種剝削感,因此現在一些企事業單位注意到這一點,會有更多比例的企事業單位會提供差異化的職工保障,使每一層級的員工能得到與他相應比較匹配的福利保障。

她表示,今年是疫情非常特殊的一年,我們注意到企事業非常好的一點,雖然在疫情衝擊下對大量企業形成經營上的影響,但是我們看到企事業單位相關人力資源負責人紛紛表示儘管受到了這樣的衝擊,但是疫情使他們意識到在員工健康保障方面的重要性,所以他們表示如果有好的產品願意爲員工提供一些額外保障。包括我們從右邊這張圖去看,對於未來一到兩年員工醫療補充投入幾乎沒有減少,包括有20%的企事業單位表示他們願意提高這方面的投入。所以,疫情喚醒了企業對員工的醫療保障健康投入。

另外,當從企業視角里去問人力資源負責人覺得你們提供的這些福利保障有什麼問題時,44%的企業負責人表示員工的感知度並不高,而從員工的角度來說,有超過六成員工認爲國家與企業提供的福利保障不足。

爲了進一步起到激勵員工的作用擴大保障和福利的力度,有些企業從三支柱去發力,通過員工自主付費選擇一些福利產品,來擴大保障範圍,提升保障力度,彌補剛纔提到的保障缺失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做三支柱核心還是爲了提高員工的獲得感,但是我們剛纔看到50%左右提供了三支柱福利方案,其中相當一部分是自選升級,只有一部分是自主選擇,其中有一部分沒有提供三支柱的補充措施。爲什麼?首先,當企業決定是否需要搭建員工自主福利平臺的時候有三方面考慮,一是可行性,二是政策影響,三是專業性。剛纔提到保險公司、保險行業在這方面確實還有一些可以精進的地方,但是首要障礙點在於企業相關負責人對於內部可行性的評估不是那麼樂觀,一是擔心公司成本,二是擔心員工沒有這方面的保障需求,三是擔心員工的收入不足以支撐他們自己付費購買。

她總結怎麼能幫助企業提升員工的獲得感時提到,第一點是告別無聲息的郵件羣發,可以依靠外部更專業性的提供方提供相關副五。第二是做到點上,以員工需求最多的重疾險爲例,員工會考慮很多方面,從保額來說相對集中在30萬—60萬,對於各個家庭成員,我自己和子女、父母、配偶用什麼保障大家的考慮也是各有差異,所以這確實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呼籲有專業更懂得員工保險需求並且能夠提供相應保險設計方案的公司介入,輔助我們的企業達成對於員工需求的理解和設計。第三是易得度,我們有一些企業在福利保障方式上還是比較傳統的,可能通過填單或者紙質方式獲取,這大大增加了員工的使用阻礙。所以,在我們所調查的中大型企業當中現在已經超過85%通過第三方平臺減少員工使用的障礙度,但是他們遇到的問題還是會有,其中相對來說由保險公司搭建的系統比起企業自建或者找第三方自建遇到的問題更低一些,這也是由於保險公司自身專業度能夠包括企業更好的瞭解自己的員工,克服自身的困難。

最後,她講到了個人角度的醫療養老需求。

她說:“我們發現即便資源充分的中高收入人羣養老、醫療面臨的挑戰也不少,所以從個人角度的醫養白皮書我們也希望給企事業單位一個新的視角去理解,如果我們的員工沒有做好準備,我們的企事業單位沒有幫助員工做好準備,那在未來我們和員工的共同成長和發展當中一定會遇到各式各樣的挑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