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氣和性格,到底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塑造的,是一個爭議了很多年的事情。有的科學家(約翰.洛克)認爲,每個人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而有的(威爾遜)則說,社會行爲幾乎完全是由基因塑造的。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有一個長達30年追蹤研究,探討了一出生就被兩個不同家庭收養的同卵雙生子,在他們成年後,人格、嗜好、成就等表現有何不同。

研究發現,先天基因和後天環境的影響一半一半。通俗一點說,基因是個建築的藍圖,像一個大房子,而後天的環境決定了大腦中神經迴路的連結,就好比這個房子裏怎麼佈置,如何裝飾。

兩個差不多一樣的嬰兒,慢慢長成了差異明顯的孩子,然後是性格迥異的成人。這個過程中,最大的影響因素不是天資,而是成長環境。

臺灣著名的教育家、腦科學專家洪蘭博士就說過:“好孩子,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教育。”她所說的教育不是教孩子知識,而是指孩子的養育和成長環境。

0-6歲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

心理學研究發現,一個人早期的成長階段,特別是0-6歲,是性格形成的關鍵階段。我們民間也有“三歲看小七歲看老”的說法。

在0-6歲這個階段,孩子有什麼樣的成長環境對他至關重要。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童年階段是孩子一生情緒、情感的底色。有什麼樣的家庭,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這可能跟我們之前的認知很不一樣,3歲的孩子還沒有記憶,6歲的孩子還不太懂事,成長環境是如何影響他的呢?

孩子在童年時期,大腦還沒有發育好,沒有邏輯能力,記憶能力也有限,但是,這個時候卻是一個人發展情緒情感以及依戀關係最重要的階段。

這就好比我們來到一個新的環境的第一印象,我們是如何認識這個世界的,它安全嗎?它友好嗎?我們受歡迎嗎?我們會被善待嗎?這種初始認識不是依靠大腦去分析,它們全部都是來自身體的感覺。

我們每一個人,在生命之初,都有這種感覺能力。父母是什麼樣的,父母如何對待我,這是孩子對人類社會的第一印象。

如果父母面帶微笑,寬容接納,認可和欣賞這個孩子,孩子會感覺到周圍的環境是安全的,身邊的人是可靠的,自己是受歡迎的;如果父母總是批評他,指責他,打罵他,孩子會感覺到這個環境非常危險,身邊的人總是讓他很難受,他自己不夠好,他不被接受和歡迎。

父母脾氣差,孩子脾氣一般也不好,看上去好像是孩子遺傳了父母。其實真正起作用的不是上天註定的DNA遺傳基因,而是父母對孩子的養育。

一方面,父母對待孩子簡單粗暴,孩子被“餵養”了很多負面的情緒和感受,這些東西是不會自然消失的,它們都彙集在孩子的內心深處。

另一方面,孩子自然而然地學習了父母表達情緒感受的方式,比如說指責別人,或者打罵攻擊別人。然後,孩子用這種從父母那裏學來的表達方式,把內心積聚的情緒和感受表達出去了。

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就是這樣潛移默化地造就了孩子,成爲了孩子對待自己和他人的方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