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女演员在节目里的这个行为上了热搜,网友吵翻,但心理医生却说:大家都搞错了

手机24小时不离身,开着铃声也要几分钟看一眼,总觉得会错过消息;早起睁眼就刷手机,几秒钟刷新一次网页,害怕错过最新消息;走出家门下楼的过程中无数次怀疑家门没锁,最终还是要上楼检查;反复洗手,每次都要洗很长时间…

最近志玲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份“强迫症等级测试”,七七八八看了几条,已经觉得自己“病入膏肓”。

而引发网友对强迫症进行大规模讨论的,还是上周的一则微博热搜——#杨子姗洁癖#。在综艺《做家务的男人》中,因为工作人员需要进入家中安装机器,杨子姗夫妇提前将家中所有物品都用白布遮好,工作人员需要穿鞋套、消毒之后才能进门。

这个阶段,很多网友表示还是可以理解的,而在这之后引发讨论的冲突点出现了:在杨子姗对全屋都进行了清洁消毒之后,工作人员们又来了,虽然这次他们不仅穿了鞋套,还穿上了全套的防护服,但是杨子姗还是因为重度洁癖而觉得无法接受,甚至后来躲在角落里默默流眼泪。

就此,网友们分成了两派,一部人觉得这种程度的重度洁癖应该谨慎接节目,或者先去看医生治疗;一部分人觉得完全可以理解,因为自己和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

而在众多评论中,志玲注意到,有不少网友都指出:杨子姗的行为其实就是强迫症。

那么强迫症真的是一种心理疾病吗?网上流传的测试准不准?这种经常被大家挂在嘴边的“时髦病”需要治疗吗?

洁癖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形式

强迫症的症状有很多,不能轻易下判断

志玲作为一个自诩多年的强迫症患者,看着大家的讨论,愈发好奇了起来。于是带着诸多问题和思考,采访到了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张海生

在听过志玲讲述杨子姗在节目中的表现之后,张主任开门见山地表示:“洁癖”不是心理学中的诊断名词,而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形式。“强迫症患者中,大部分人表现出来的就是洁癖。”

“强迫症是一种焦虑障碍,从临床的表现形式来看,主要有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包括强迫怀疑、担心、反思重复一个念头等,像是节目里杨子姗就是在怀疑陌生的工作人员带进来细菌,但这个‘脏’很可能只存在于她的想象中。

而强迫行为,则是自身需要通过一些行为、手段来消除担心和怀疑。比如她要给工作人员喷酒精,反复给家里消毒等等,都是激发于强迫观念所表现出来的强迫行为。当自身没办法对抗观念带来的焦虑时,就会试图用行为来缓解。

但是张主任表示,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比如桌面上的东西一定要摆整齐、上楼检查大门锁好没有等等,都属于正常情况。因此想要诊断强迫症,并没有网上说的那样简单。

“强迫症的诊断,首先肯定是要看症状的,比如刚刚说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有的患者以强迫观念为主,有的以行为为主,有的人症状很丰富,也有的人症状很单一。

因此在判断轻重症的时候,我们主要看得是症状的发作频率,以及损害患者社会功能的程度,也就是客观上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是否造成了影响和损害。

张主任说,在他诊断过的病例中,行为看起来难以理解的有很多,有的人睡前脱衣服解扣子都要按顺序,错了顺序就重新扣上,从头再解;有的人洗澡有严格的步骤,中间错了哪步,都要从头再洗一遍。

所以在这里,我们也有一个标准,就是你主观上是否感到难受和痛苦。比如刚才讲的两个行为,你自己觉得很正常,什么都不影响,那也没关系。但是如果因为你总是克制不住地重复一种行为,导致工作效率下降了、上班迟到了,或者你洁癖,你的伴侣觉得接受不了,影响夫妻感情、人际关系,那就要考虑接受治疗了。”

在这里张主任还提到了“反强迫”,指的就是你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好的,但还是控制不住地去做了,这个时候心理上就会感到痛苦。

大二女生的强迫症很典型

追根溯源找源头是关键

不过从专业医生的角度来看,哪怕以上给出了强迫症的症状和判断标准,这个诊断也不是自己能下定论的。“强迫症是很复杂的现象,我们还是建议患者来面诊,你只通过一个行为、一种症状,是不能轻易下判断的。”

通过面诊,了解患者的症状,以及导致强迫症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张主任介绍说,强迫症的成因有很多,生物学上的遗传因素是一点,而更重要的,是要追根溯源患者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挖掘他们内心的矛盾与冲突,找到诱发因素。

为了解释这一点,张主任给出了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20岁的小赵,还是个大学生,但是因为会有各种不必要的焦虑和担心备受困扰。比如她很怕被洁厕剂腐蚀而不敢靠近,担心大小便之后身上留下异味而反复擦拭,甚至还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偷了别人的东西…

小赵说,这样的焦虑和怀疑从中学时期就有,随着年龄的增长愈演愈烈,直到大学,她每天要花费几个小时在焦虑和反复确认上,已经影响了学习和生活。她知道没有必要,可是停不下来。

通过详细的问询,张主任了解到了小赵的成长经历:她是家中的独女,妈妈是公务员,爸爸经商,家庭环境好,关系也很和谐。只是妈妈在细心照顾她的过程中,也难免会有高要求和高期望。而生活的转折,出现在7岁那年。

7岁时,父亲的生意出了问题,于是小赵被托付给了奶奶照顾,父母出门打拼。可奶奶有些重男轻女,在小赵的记忆中,自己的童年总是脏兮兮的,穿着打扮很土气,常常被男生笑话欺负。小学3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在上学的路上,小赵不小心踩进了粪坑,被同学们嘲笑,她觉得非常自卑和难过,可是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她从不倾吐这些。直到高中,小赵才被父母接回身边。

张主任分析,正是因为小赵早期成长中经历了严格的家庭教育、与父母分离、被奶奶冷落、受同学欺负等,才使得其逐渐形成了诸如“我不够好,外界是危险的,我不可爱”等信念,导致了后来她格外敏感与“污染”和“名誉”有关的刺激,而这些刺激都会引发强烈的焦虑和恐惧,她只能通过强迫行为来缓解,继而逐渐陷入到了恶性循环中。

针对小赵的问题和症结,张主任给出了具体的治疗方案,比如引导小赵发现童年经历和强迫行为之间的联结,从而理清自己思维和行为上的逻辑关系;通过觉察、接纳和放松的技术性训练,帮助她缓解焦虑情绪;重建小赵在具体情境下的一些认知等等。

而在强迫症的治疗上,张主任说,药物治疗强迫观念的效果比较好,除此之外还有行为治疗和物理治疗

“目前物理治疗里的ERP(反应控制治疗)针对强迫行为效果很明显。举个例子来解释,比如你是洁癖,总觉得哪里都是‘脏’的。我们会先让你对自己的承受能力划分级别,0-10级。0可能是觉得桌子脏,1是觉得脚底脏,那10可能是有人拎着一大袋土进了你家,你觉得无法忍受。之后会引导你,在0级的时候,去摸摸桌子,慢慢锻炼,不再通过反复的洗手、清洁去缓解焦虑,而是去接受——‘这好像也不是很脏’。接下来1级,就去摸摸鞋底,逐步地上升等级。通过不断的刺激,来放松心理,从而做到不再借由强迫行为来克服焦虑。

不过张主任也说到,强迫症的治疗中并不存在“根治”,“治疗到最后,强迫症的行为和观念或多或少也还是会有一点,洁癖的不可能完全不介意陌生人进家门,只是这个程度会下降,对于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不再感到那么痛苦。”

“学习心理学,

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

“现在其实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当然是基础,但是心理健康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能否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乃至能否获得幸福。”张主任解释说,强迫症的症状其实是会随着生活中的压力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有时候程度深,有时候程度浅,有时候就是想利用强迫症的行为来转嫁生活里的焦虑,所以日常不断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心理健康程度,是很有必要的。

“像我们也经常会建议,人人都该学点心理学。这就像是大家平时进健身房,你是生病之后才会去锻炼身体的吗?肯定是平常就在运动保养了。心理学涉及生活里的方方面面,平时如果能够接触、学习一些心理学上知识,能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这心理健康方面,你还有什么困惑和想要了解的吗?欢迎在评论区和大家一起讨论~

来源:19楼(my19lou)

在主页微信公众号对话框

回复【包包】,获取通勤包、轻奢包推荐;

回复 【问卷】,参与公民同招问卷调查;

回复【探店】,随机得杭州特色小店攻略;

回复 【浙A竞价】,获取杭州小客车竞价攻略;

回复 【淘衣服】,获取杭州宝藏淘衣地点;

回复 【菜场】,获得杭州菜场攻略;

回复 【奶茶】,获取杭州网红奶茶及夏日最新饮品;

回复 【面店】,查询杭州网红面店攻略;

回复 【5号线】,获取5号线周边美食攻略;

除了喝奶茶,今年秋天还有一件事也要尽快安排

01

结婚不满一年,浙江27岁女子身上长出“铅球”,医生:已是晚期....

02

点亮一起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