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网2020”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镇江警方坚持网上网下相结合,紧盯网络黑灰产业,加大对新技术领域犯罪打击力度,破获一起互联网公司与4S店员工内外勾结非法获取车辆维保数据近千万条的案件,涉及全国多家品牌汽车4S店。在这起案件的背后,如何使车辆维保信息做到合法运用,让二手车交易更加规范诚信,引起广泛关注。

2020年3月的一天,市民王先生到市公安局京口分局四牌楼派出所报案称,自己一辆高档轿车的维保信息被人非法窃取了。事情源于一款为汽车服务的APP应用软件。王先生在手机上下载该软件后,无需任何授权,只需输入车架号并支付几十元的费用,竟然查询到了爱车的各类维保信息,包括维修记录、碰撞历史、保养记录等等。王先生很奇怪,原本非常私密的车辆维保信息,为什么在这个APP上能够公开查询到呢?他认为公民隐私受到侵犯,于是报案。

接到报案之后,京口分局立即与市公安局网安支队联手开展案件侦查和分析研判,很快便锁定北京某信息技术公司。经查,该公司负责人吴某私下买通多个汽车品牌4S店工作人员,通过在工作人员电脑上安装一种特殊的透传软件,“租用”其个人账号登录车辆数据查询系统,非法获取车辆维保信息。警方判断,这是一起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的新型犯罪。

通过进一步侦查,警方发现北京某信息技术公司有多人涉案,其中吴某负责“外联”业务,也就是买通各大汽车品牌4S店工作人员,在他们的电脑上植入透传软件;皮某、王某、李某等人为公司技术人员,负责开发“爬虫程序”,用于非法查询车辆维保信息。同时,侦查人员还顺藤摸瓜,初步确定赵某、郑某、邢某、江某等十余名汽车4S店工作人员系“内鬼”,为该公司提供后台数据查询服务。

6月2日,警方成立专案组展开集中抓捕行动,在北京某信息技术公司抓获涉案人员9名,分别在上海、河北、湖南、广东、浙江等地抓获4S店工作人员30名。吴某落网后,根据其电脑里的相关记录,办案民警发现自2018年以来吴某以每月500元至6000元不等的价格“收买”4S店工作人员多达上百人,涉及国内大部分汽车品牌。公司技术人员将“爬虫程序”部署在50余台云服务器上,配合订单系统和指挥调度系统,可以让大量的查询请求有条不紊的进行。

正因为有了这套“先进”的查询系统,该公司将非法获取到的车辆维保信息提供给多个二手车APP用于交易、评估业务,获取巨额利润。

据办案民警统计,2018年以来,该公司通过向各相关APP提供查询车辆维保信息,从中非法获利1000余万元。类似案件近年来在一些地方虽零星出现过,但这起案件涉及到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实属全国首例。这也是镇江警方“净网2020”专项行动以来取得的又一成果。

嫌疑人吴某对办案民警说,几个月前他在网上看到过类似案件的报道,也想过收手不干了,但在巨大利益诱惑和侥幸心理的作用下,使他在违法犯罪的路上越走越远。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警方提醒

车辆维修、保养等信息的采集和运用,应当在现有法律框架内进行。

4S店有必要与员工签订专门性的保密协议,并加强保密教育和管理,防止信息泄露损害消费者权益和企业自身信誉。

从事二手车买卖业务的企业或个人如需查询车辆状况,可与车主本人协商一致,双方共同至4S店查询,未经授权和允许,以植入木马程序等方式非法获取车辆信息的,将要承担刑事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