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2020年的今天,当我们再回首去遥望2012年,许多人都不会忘记被《中国好声音》惊艳到的那个夏天。

先闻其声,再观其人。“好声音”转椅的设计,打破了种种选秀的窠臼,试图回归音乐本质,来做评判。那时候的学员,也确实配得上“好声音”这个噱头。

根据CSM44城网收视,第一季好声音除了第一期节目的收视屈居同时段亚军,此后收视率节节攀升,成了全年度最大的现象级爆款。这才过去不到10年的光景,别说收视率,就连开机率都没人在意了。

翌年年初,湖南卫视又祭出大招,第一季《我是歌手》再度引爆综艺话题。全明星阵容加现场真唱,无疑是节目的吸睛亮点。

歌手喊出“让明星回归真性情,歌手回归音乐本质”的口号,正戳中了大众对晚会歌手对口型的痛点。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好声音和歌手这两档节目推进了国民的音乐审美,从高音至上到编曲考究,从单维度的表达歌曲到多层面的融入意境。

素人选秀+明星打歌,这两档王牌节目共同把国内的音乐综艺推上高光时刻,这也是电视音乐综艺最后的高光。

纵观国内的音乐综艺发展路线,我们能看到当初很多综艺节目都是带着普及音乐知识、引领大众品味的态度来展开的,或许其中不免穿插营销话题,但主题中心点仍在音乐上。

可悲的是,随着网络化的逐渐普及,老一批综艺人的节目操守早已被如何快速收割流量替代,而综艺泛滥也成了华语乐坛走向崩坏的助推剂。

说到音乐综艺,可能很多人会以为《超级女声》是我国音乐选秀的开端。

然而,当我们把时间线往前推移会便会发现,其实在1998年由北京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欢乐总动员》就已经展现出了我国音乐选秀的雏形,而它也开创了嘉宾游戏的先河。

现代人或许很难想象这档早被忘记的综艺在当时的火爆程度。

对于文化形式匮乏的90年代末,《欢乐总动员》无疑为那个时期的年轻人打开了流行文化的窗口,而其中最著名的一个环节,也是现代选秀鼻祖《超级模仿秀》更是引用了素人参与、音乐竞技的新模式,极大推动了流行音乐文化的普及。

《超级模仿秀》一周一播,采用了每周请5~6位素人模仿者来演唱明星歌曲的形式进行比赛,优胜者将获得周冠军、月冠军,最后角逐年度总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这档综艺节目也为当时的唱片公司提供了寻找优质歌手的契机。

今年初,几经波折再次登上《歌手当打之年》舞台的袁娅维便是2000年《超级模仿秀》的亚军,那时候她还叫袁娟,因为把顺子的唱腔模仿得出神入化而被大众熟知。

后来被节目组签下后还和当时的冠军景枫等人联合发布了一张专辑《fun1》,高晓松担任制作人。

时代总是不停变更的,这一档完全依靠节目内容、优质选手取胜的综艺在2004年后便逐渐没落并被转型的湖南卫视超越,2008年停播,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果说《超级模仿秀》开启了国内音乐综艺的大门,那后来居上的《超级女声》便是真正把音乐综艺带入大众视线的奠定者。

它的出现不仅激活了当时因为盗版横行而备受打击的音乐市场,更是国内最先将舆论点由音乐转向歌手本人的开拓者。

2004年“以女生为主体”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问世,谁也没想到,这档原本以为只是用性别当噱头的音乐节目,仅仅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在第二季播出的2005年创造了“现象级”短信投票打榜事件,而当年进入比赛前三的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无一例外都成为了当今歌坛的中流砥柱。

无论出于任何角度,我都肯定“超女”的价值是巨大的。

更深远地讲,“超女”的成功不只是一档综艺的成功,这个国内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节目组在吸引资本涌入音乐行业的同时,还为后来的综艺提供了方法论范本

“剧本式人设标签辅以优质音乐内容,在传播音乐的同时挖掘歌手人物特点,从形象、表达、价值观等非音乐向内容上制造营销,达成吸粉目的”

显然,在后来几年的实践中表明,这套方法论是有效的。

然而,也恰恰因为这条方法论的有效,国内“音综”在未经任何工业体系发展和时间沉淀的状况下,一些节目组嗅到“超女”成功背后的商业价值便开始了疯狂地方法论复制、节目类型复制、节目抄袭。

于是,在音乐节目“百家争鸣”的2011年前后我们能够看到:

无论是《超女快男》,还是《激情唱响》、《非同凡响》等热门音综,人设标签严重、音乐性大幅度下降、刷票黑幕等现象比比皆是,而音综也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间段开始被市场反噬,音乐逐渐沦为歌手人设的附属品,帮选手吸粉变现成为了主要目的。

这样的状况在2012年迎来了一个转机,尽管十分短暂。

2012年,浙江卫视的转型大作《中国好声音》一经播出便创造了破4的收视神话,而在总决赛当晚更是收获了破6的最高收视纪录。

这档引进自2010年《The Voice of Holland》(荷兰之声)的节目,因为赛制要求导师必须背对选手进行选择,所以声音便成了选手能否继续留在舞台的唯一凭证。

或许观众也对当时的娱乐节目感到了厌倦,《中国好声音》再次将侧重点拉回音乐的手段一时间在热衷炒作的行业环境下圈粉无数,而其开创的导师学员双选原则也极大增加了娱乐效果,但重点还是高质量的素人选手和高制作的音乐改编内容。

令人遗憾的是,这档创造了收视神话的优质音综,在经历了三年时间洗礼后仍掉入了俗套营销的逻辑之中,只不过他们采用了另一种更聪明营销方式:将话题由选手转为带有巨大流量的导师,安插人设剧本,引领大众讨论。

正因如此,在后来的几季“好声音”中我们能够看到节目组天价请来的超一线导师团:周杰伦、陈奕迅、王力宏、谢霆锋。

而随着导师们自带粉丝流量的涌入,“好声音”点击率上去了,但对于大众而言我们在之后几年中能够记住的选手与音乐作品也越来越少,大家的关注点也由最初的音乐转变成“周杰伦就是青春”、“李健的段子手属性”、“陈奕迅故意唱跑调”等营销话题。

最后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那个曾经引领大众审美品味,为华语乐坛输送了众多优质歌手的平台已经不复存在,现在的“好声音”和当今任一档音乐综艺毫无差别。

“好声音”的魔咒在别的节目中也得到体现

2014年由灿星团队打造的中国第一档原创音乐节目《中国好歌曲》开播,戴荃《悟空》、苏运莹《野子》、霍尊《卷珠帘》、CDC说唱会馆谢帝《老子明天不上班》等热歌传遍大街小巷。

因为节目性质完全侧重于原创音乐人,在第一季得到观众认可后,这档没有多少营销话题的节目却也被“劣币驱逐良币”般挤出市场,2016年第三季结束后便再无续文。

2017年《中国有嘻哈》带领起一阵国民说唱浪潮,在单押、双押、吴亦凡质问“你有freestyle”的舆论攻势下,一批优质小众说唱团体得到大众关注。

然而在第二季、第三季中,节目中那份推广嘻哈文化的使命被商业化的营销内容代替,后来的节目中导演组强行制造“紫棋说得对”、“你有胖起来(punchline)吗”等梗也让人食之无味。

甚至在去年总决赛上,导演组抛弃了之前选拔过程中的优秀选手,硬生生将毫无内涵却引发了舆论效应的“暴扣哥”插入表演环节,“中国没有嘻哈”的言论被网民不断传播。

最后的话

国内音乐综艺被一浪又一浪的高光时刻推着向前走,尽管面临娱乐化、偏离音乐初心等问题,但我仍然是抱以谅解的。

从2005年的巅峰“超女“起步算起,我国真正的流行音乐文化也仅仅只发展了十余年而已,随着早期一批综艺的热播,音乐人才、音乐内容逐渐消耗殆尽,原创能力不足等问题在当下也不断暴露。

随着短视频、流媒体的不断冲击,碎片化成为大家认知信息的方式,在这种操之过急的状况下,“小火慢炖出精品”已经不再是市场的选择,而这也是当今音乐综艺泛滥、形式单一的主要原因。

可从另一个维度看,我又感到很悲伤。

看着不断快餐化的华语乐坛,综艺泛滥显然加速了大众对音乐娱乐化的认知,而那些打着“梦想”、“热爱”口号的音综无一不是为了收割流量、吸引眼球,更可怕的是,它们正逐渐演变成华语乐坛走向崩坏的强力助推。

去年,因为李荣浩的发声,“音乐是否有好坏”被大众讨论。

在此我想就这个话题作为本文结尾:音乐品味是每个人生活经验的累积,它无法衡量对错好坏,但音乐是有好坏的。音乐综艺作为大众媒体的传播内容,它应当有责任引领大众审美品位的提升,为非音乐从业者提供更广阔的音乐内容。

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再次迎来音乐综艺的高光时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