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灶最初源头是原始人的火堆,本地用石块围垒或细抗使成。再以后,当是以三石块呈等边玉角形摆立以承陶器的原始火塘的出现。这种三块石的原始灶,无疑是可以移动的、灵活的和最简捷的。它只适于无大风雨的野外使用,不宜用在居室,无论是公社的大房还是家庭的小屋内。于是有拥地灶(地上有以士或石块围成的承受陶器的沿)和其后陶灶的出现。

陶灶当以陕西华县柳子镇仰留文化遗址出土的为代表,灶膛容量大且封闭,其形制之美观和科学实用,即便今天看来,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其实是浙江余姚河细渡遗址出土的陶灶(形如题沫而腹深,下有盆底座,两侧各有一耳)。陶灶是可以移动的。,但当时人们用的型本上都是拥地而成的灶。这种灶作为寻常百姓居家的基本灶式,在先秦时期是普遍存在的,当时军旅之中用的就是这种灶。

入汉以后,人们用的是完全隆起在地面上的用泥土垒成或坯砖砚成的灶。这种灶形可以从大量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砖)和各时期的很多陶器陶灶上得到了解。这些灶有1-3个灶眼不等的几种,一个灶眼的灶台基本呈立体正方形,正对灶口的后方是一斜起的烟突;两个灶眼和三个灶眼(灶眼有大小之分)的灶台均呈立体长方形,大灶眼在前,小灶眼在后,主要火力在大灶眼下,小灶眼位于烟火道上,可用于预热、煨素和保温,小灶眼之后是斜竖的烟突。

这是充分利用燃料热能的聪明办法。北方古语“炕热屋子暖”,就是这种生活的历史经验总结。直至今日,由于生活方式尚未发生根本改变,这种传统灶式仍在中国广大农村中普遍使用着。

传统灶式是以野草、秸壳、枝条、木柴等为主要燃料的。尽管中国历史上很早便有燃煤和石油的记录,但它们一般不适用于这种灶式。黑龙江等北方省区的中小城市中,大多数私宅居民的平房因仍用土坯(或砖)炕取暖,传统的灶式在那里同样占有相当高的比例。不过在这些城市里燃料已经主要是煤炭了。灶式也随之在灶堂结构上相应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我们毕竟是处于新旧文化错综复杂的深刻交叉与快速交替之中,在传统灶式大量存在的同时,各种煤灶、煤气灶、煤油炉、电热炉、太阳能灶、微波炉等近现代的灶式和灶具逐渐进入了普通百姓家,它们正在缓慢地引起民族食生活灶具的历史性变革。近代以来,燃蜂窝煤或煤球那种外为铁皮、内套以泥可以自由移动的小型灶曾是中原及江南地区普遍使用的日常食事炊具,80年代以来就多为煤气灶所取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