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聞週刊丨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 “大法官補位戰”火藥味十足

在西方司法領域,常常會出現這樣一個形象:一位蒙着眼睛的女神,一手拿着寶劍,一手舉着天平。這個女神名叫朱蒂提亞,是古羅馬的正義之神。

本週,隨着美國司法界一位德高望重的女法官的去世,圍繞着誰來繼承空缺的大法官職位,美國的自由派和保守派勢力爭論不休,“大法官補位戰”的火藥味十足。

美國司法界的天平會因此而發生傾斜嗎?

新聞週刊丨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 “大法官補位戰”火藥味十足

當地時間9月18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一份聲明中宣佈,大法官金斯伯格因胰腺癌引起併發症,在其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家中去世,享年87歲。

連日來,在最高法院門前,不分晝夜,前來緬懷金斯伯格的人絡繹不絕。

在華爾街,象徵着給予女性平等工作和晉升機會的“無畏女孩”被戴上了金斯伯格生前最愛的蕾絲項圈。

美國民衆: 我們感覺就像失去了一位家人。回憶起多年來,我們所瞭解到的關於她的事蹟,有紀錄片也有電影。這個週末對我們來說非常傷感,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的是帶着孩子來到這裏,重溫她的事蹟。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是美國最高級別的司法機構,常設有1名首席大法官和8名大法官,根據斷案風格,常被外界分爲立場偏左的自由派大法官和立場偏右的保守派大法官。大法官的主要職責是對涉及憲法層面的聯邦級別的重大案件進行解讀和判決,而案件的判決最終由投票表決的方式完成。

《紐約時報》評論稱,在金斯伯格長達60年的法律生涯中,27年擔任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作爲一名自由派法官,金斯伯格爲性別平等,尤其是爲女性平權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

1933年,金斯伯格出生在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的一戶猶太移民家庭。1956年,從康奈爾大學本科畢業後,進入哈佛法學院。

金斯伯格(資料):在超過500人的班級中,成爲僅有的9名女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你時常會覺得自己在班級中十分顯眼,當你在課堂上被點名時,你就會擔心,如果自己表現不佳,你丟的不只是自己的臉也是丟全體女性的臉,你也時常因爲四周向你投射來的目光,而感到渾身不自在。

由於成績異常優秀,金斯伯格成爲了知名的學術期刊《哈佛法律評論》中唯一的女編輯。當時,金斯伯格的女兒剛出生不久,同在哈佛法學院就讀的丈夫身體欠佳,時常需要人照顧。金斯伯格將學業與家庭安排的井井有條。後來的她表示,家庭不但沒有成爲她的拖累,反而讓她從中獲得了更大的動力。

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後,金斯伯格驚訝的發現,整個東海岸竟然沒有一家律所願意聘用她。

哈佛法學院校友 米勒:兩個哈佛的同學都去找了負責招聘的合夥人,對他們說,我們有一名曾在《哈佛法律評論》任職的同學。我們覺得這是一塊分量十足的敲門磚,我們認爲律所一定會僱傭她,但當我開始用上“她”這個代詞時,那名高級合夥人意味深長地看着我說:“年輕人 你似乎搞不清楚狀況,這間律所不僱傭女人”。

當時的美國,正經歷戰後繁榮,“快樂的家庭主婦”成爲當時“美國婦女”的典型形象。

法國女權運動奠基人波伏娃注意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最後一次人口普查,18到60歲的女性中,法國42%工作,英國26.9%工作,美國只有17.7%女性工作。

“對大多數勞動者來說,工作是一種討厭的徭役。工作使女人沒有得到社會尊嚴。”——波伏娃

儘管獲得了哈佛法學院院長薩克斯的強力推薦,但僅僅因爲是女性,金斯伯格隨後申請最高法院書記官(clerk)的職位也以失敗告終。最後,金斯伯格選擇在羅格斯法學院(Rutgers Law School)教書,並開設了“性別與法律”這門新課程。金斯伯格注意到,1970年,大部分州的法律規定,僱主可以以懷孕爲由合法地解僱孕婦,對女性嚴重不公。

上個世紀70年代,隨着黑人民權運動的開展,女性平權運動也風起雲湧。

1972年,金斯伯格幫助美國民權自由聯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ACLU)創辦了女性維權項目。

其中最著名的是弗朗蒂羅案(Frontiero v。 Richardson)。

1973年,弗朗蒂羅成爲了美國空軍歷史上第一名女少尉,但很快她發現,自己的收入不僅遠少於同級別的男性,而且僅僅因爲是女性,不能得到軍隊提供的住房補貼。

金斯伯格(資料):尊敬的首席大法官,請允許我在庭上做出如下表述:今日的女性,正遭受來自職場的歧視。相對於少數族羣,女性所受到的其實更普遍 ,但卻難以察覺。對性別的區別對待,暗示着不平等的評價體系。爲請求法院判定性別不足以成爲評判標準。我們以薩拉·格里姆克在1837年發表的陳述來表達堅定的立場。作爲著名的黑人廢奴主義者,男女平權的倡議者,她說:我不求女性能獲得額外的好處,我所求的僅是讓男人們把他們的腳從我們的脖子上挪開。

最終,案件獲得了勝利。在70年代金斯伯格接手的300多件涉及性別歧視的案件中,最終有6件將被移交聯邦最高法院,其中5件獲勝。

1993年,在希拉里的引薦下,金斯伯格被克林頓總統提名爲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而時任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的拜登主持了金斯伯格的任命聽證會。最終,金斯伯格獲得了參院97比3的壓倒性支持。

在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期間,金斯伯格敢於作爲少數派,對判決提出異議。在涉及選舉權的《謝爾比案》、以及涉及生育權的《伯韋爾案》等等的案件中,金斯伯格認爲判決結果沒能讓權利適用於所有人,便直言不諱地對判決書提出了異議。

一句“我提出異議”(I dissent),讓敢於逆風而行的金斯伯格成爲了美國民衆,尤其是年輕羣體心目中的偶像。由於金斯伯格的全名縮寫“R.B.G。”與同樣來自於紐約布魯克林區的說唱歌手、有着“聲名狼藉先生”(Notorious BIG)外號的華萊士相似,久而久之,金斯伯格被冠上了BIG的外號,被粉絲們愛稱爲“聲名狼藉的R.B.G。”。古稀之年的RBG每一次在最高法院的異議,都能在社交媒體上引領一股潮流旋風。

雖是健身達人,但多年來金斯伯格健康狀況卻一直堪憂。1999 年,金斯伯格被診斷爲直腸癌,先後接受了多次手術和化療。2017年,金斯伯格又被確診患上了胰腺癌,近20年來,一直在與癌症抗爭。

由於美國大法官是終身制,且只能由在任美國總統提名,2018年,曾有人建議已經85歲高齡的金斯伯格早些退休,好讓時任總統奧巴馬可以再提名一位自由派大法官,以保住自由派在最高法院的勢力。但卻早到了金斯伯格的拒絕。

金斯伯格(資料):我會一直堅守崗位,只要我還能全力以赴。當我無力繼續時,那就到了該我讓位的時候了。

就在金斯伯格去世的次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便公開表示將提名一名女性保守派候選人來填補金斯伯格的空位,並要求負責相關事宜的美國參議院全速加快任命流程。此舉立即遭到了民主黨人的強烈反對。民主黨人認爲,在美國大選僅剩下一個多月時匆忙挑選替代金斯伯格的人選,這樣做並不合適,且缺乏可操作性。

9月26日,美國東部時間下午5時,特朗普總統在白宮正式宣佈了他的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艾米·科尼·巴雷特正式獲得提名成爲最高法院下一任大法官。根據美國憲法,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總統提名,隨後參議院召開聽證會,最後經100名參議員投票後,獲得過半數投票的提名者將獲得總統的最終任命。自特朗普上臺以來,已連續任命了兩位保守派人士出任最高法院的大法官。

目前在9位大法官中,除去金斯伯格,5名大法官的立場傾向保守派,3名大法官傾向於自由派。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認爲,當前的局面已經對自由派非常不利,倘若特朗普再任命一位保守派大法官,將對美國未來的政治格局將全面“向右轉”。

儘管根據美國三權分立的政體原則,大法官的立場需要保持中立,嚴格依據美國憲法精神判案,不能夠帶有政治傾向,然而在現實中,這一理想極難實現。通常來說,民主黨總統只會提名履歷傾向於自由的大法官,而共和黨總統只會提名保守派大法官。

提名任命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一直以來都被是爲美國總統重要的政治遺產。美國分析人士一致認爲,從目前來看,由於共和黨在參院內人數佔優,無論民主黨人如何反對,都難以阻止特朗普再次提名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你掌控着參議院,意味着你擁有足夠的票數,你想幹什麼都行。

9月20日,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無奈地向共和黨人發出請求:在替補大法官金斯伯格的席位上遵從良知。

然而,這樣的請求不但沒有效力,在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在金斯伯格逝世的消息傳出僅兩小時後,便向參議院內的共和黨議員羣發通知,要求共和黨人團結一致,迅速通過特朗普的提名人選。

諷刺的是,在2016年3月,距離當年的總統大選還剩7個多月的時間,時任美國總統提名自由派人士加蘭德接替病亡的保守派大法官斯卡利亞。遭到參議員內共和黨人的強烈阻撓。執掌參議員的麥康奈爾以進入大選年爲由,拒絕爲加蘭德的召開參院聽證會。最終,奧巴馬任命加蘭德失敗。2017年,特朗普在共和黨人的支持下,成功提名戈薩奇填補了斯卡利亞的空位。還有資深共和黨參議員曾鄭重表示,共和黨人絕不會在選舉年爲大法官的任命投票。

對此,參議院少數派領袖、民主黨人舒默批評共和黨人虛僞無比,強烈譴責共和黨人在大法官問題上執行“雙重標準”。

然而,共和黨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在參院內總共的53名共和黨議員,45名民主黨議員,以及兩名傾向民主黨的獨立議員,民主黨只需要4名共和黨議員倒戈,便可使特朗普的任命計劃破產。目前,阿拉斯加州和緬因州的兩位女參議員已明確表態,不支持在大選投票日前就大法官人選進行表決。

從歷史數據來看,在總統宣佈提名後,國會參議院將進行審議和表決。美國國會研究服務部2018年一份報告顯示,1975年以來,從總統正式提名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到參議院舉行首次聽證,平均耗時67天。而截至19日,距離美國總統選舉投票日僅剩不到40天。

外界普遍認爲,現在無論對於特朗普還是對於共和黨人來說,提名大法官都是一件一早不宜遲的事。趁早提名,一方面可以增加特朗普的關注度,另一方面有助於贏得保守派民衆的選票,尤其是那些反對墮胎的基督教選民的支持。

CNN認爲,如今,特朗普與拜登的選情在多個搖擺州難分上下,這不禁讓人聯想到2000年的另一場選戰。

2000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小布什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戈爾的選情陷入嚴重膠着。在佛羅里達州,戈爾的普選票數僅落後小布什1784票。根據佛州法律,如果候選人所得票數差距在0.5%以內,需重新點票,但遭到共和黨人的強烈反對。最終,在當年12月,保守派大法官人數佔優的最高法院做出裁決,不再重新計票,小布什由此成爲第43任美國總統。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將於下週迎來首場電視辯論,而近期“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之爭”這一話題已經與“新冠疫情”、“經濟復甦”、“反種族歧視運動”等一道,被媒體列入了首場辯論的熱門主題之中。

由此看來,大法官金斯伯格在這個敏感時間點的離世,無疑給本來就撲朔迷離大選增添了不確定性。

責任編輯:張玉 SN23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