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越來越淡漠,相互之間的聯繫越來越少,是這些年的一個突出問題。對70後之後的人來說,同學、朋友等等關係,遠遠要比親戚關係重要得多。雖然現在仍然有許多傳統習慣中,親戚關係仍然在發揮一些禮儀性的作用,但日常性的聯繫已經大幅減少了,關係自然也就越來越淡了。

親戚建立在血緣關係的基礎上,是在農業社會條件下,交通不便,人們的流動性不太高的情況下建立起來的社會關係。如果稍微注意觀察一下就會發現,大多數通過婚姻建立起來的親戚關係,大多數都發生在二十公里左右的範圍之內,這就是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人們正常的通勤方式所能夠達到的交通範圍。

但即便是在農業社會的時代,鄰居也比親戚關係更加重要,因爲親戚並不是每天都要相互來往,而鄰居則是幾乎每天都要來往的。這也就是俗語所說的,“遠親戚不如近鄰居”。與此相應的另一個現象則是,因爲傳統上多數是女方嫁入男方所在的村子生活,所以男方的宗族關係往往也非常重要,很多時候比親戚關係更加重要。

隨着經濟的發展和交通條件的改善,人們的日常性通勤半徑也在不斷擴大,建立社會關係的方式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在1980年代之後,隨着社會控制的放鬆,人口流動性大幅提高,外出打工、求學、工作等等原因,讓人們可以在全國範圍內自由流動,從而導致新型的、建立在非血緣關係上的社會關係更多了。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最重要的是相互信任,而信任則是建立在日常性的交往上的。在傳統的農業社會,是用血緣關係來保證相互之間的信任,而在人口流動性增加之後的社會里,更多的信任是建立在日常性的交往基礎上的,比如對對方人品、道德的瞭解基礎上。如果沒有日常性的交往,即便是有血緣關係,也很難相互信任。

在傳統的農業社會條件下,親戚之間最重要的往來,除了逢年過節之間的禮節性交往,更重要的意義實際上是相互幫助,尤其是在金錢方面。但即便是有血緣關係的背書,這種相互之間的信任實際上也非常脆弱,因爲金錢上的往來而導致親戚之間斷絕來往,是非常常見的情況。如果你有一個親戚借錢不還,那麼你當然也不會再和他來往了。

進入工業化時代之後,人口流動性增加,親戚之間的經常性交往就比較困難了。比如你在珠三角工作,一般也就是逢年過節回去一兩次,你在西北老家的親戚,除了你回老家的時候禮節性來往、看望之外,基本上就很難再有太多經常性的交往了,相互之間也很難了解對方的生活狀態,自然也就談不上相互信任了。如果這時候你要問親戚借錢,對方當然會覺得比較爲難。

如果有一個本來血緣關係並不算太近的親戚,在同一個地方學習、工作,日常性的交往比較多了,那麼也會建立起相互之間的信任。但這種關係中,血緣關係只是提供了一個相互交往的起點,後面是否能夠持續的交往,也是要靠交往過程中是否能夠建立起相互信任。即便是很親近的親戚,如果交往之後相互不認可,那麼就不會有太多來往了。

在1970年代之後出生的人,對這種社會關係的變化的體會更深一些。這就是因爲,這一代人剛好趕上了人口流動性大幅提高的時期,加上義務教育強制普及,普遍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結識了大量的同學,其中一些關係比較好的在工作之後也會長期來往,相互之間的幫助也比較多。所以,上一輩人就會認爲,年輕人只認同學。

隨着工業化的持續進行,農村作爲一個社區的逐漸瓦解,親戚關係也在逐步瓦解。這是大勢所趨。但因爲打工存在很大的不穩定性,所以多數外出打工的人,仍然要儘量維護自己在老家的親戚關係,在一些重要的時候可以相互幫忙。而那些通過上大學離開老家的人,在父母去世之後,和老家的關係也就慢慢的疏遠了,這也是一個非常自然的過程。

人際交往圈子從血緣關係基礎上的宗族到雜姓村裏不同姓之間的熟人、再到工業化時代城市社區的陌生人交往,這種社會關係的變化實際上一直都在發生,無論在政治上、經濟上還是文化上,都有所反映。比如在政治上,周朝之所以實行分封制,就是希望在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條件下,用血緣關係來維持全國的統一,但在幾代人之後這個體系就開始瓦解了。到秦漢大一統,開始強調君臣、上下,就是陌生人之間的關係。

人都是很實際、很功利的。如果親戚關係有用,比如能借到錢,那麼就說明親戚關係很重要,他就會主動去維護。如果發現朋友比親戚更容易借到錢,那麼就會把朋友看得更重。而在今天的中國,依賴親戚關係還是依賴朋友關係借錢,還是依靠自己的交際圈借錢,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他所處的社會階層。依然依賴親戚關係的,則是處在相對較低的層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