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近代历史并不太平,她经历过太多的磨难和坎坷,在经历过长达十几年的抗日战争后,紧接着又和国民党打了起来,随后又爆发了解放战争。提起解放战争大家都不会陌生了,这场战争从1948年九月开始,直到1949年一月才正式结束。解放战争共经历了三场大决战,依次为辽海、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这场战争是解放军与国民党在辽宁西部及沈阳地区进行的一场决战,是解放军历史上最具意义的一场战斗。辽沈战役持续五十二天,共消灭国民党约47万余人。那么问题来了,在这三大战役中为什么辽沈战役最先进行呢?针对这个问题,小编整理了以下几点原因,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点:东北地区的兵力占绝对优势

解放战争进行到第二年的时候,经过解放军第一年内外协调的作战,国民党军队已经损失惨重了,不得不把主力部队转移到自己控制的区域。1947年七月,国军部队节节败退,从一开始的430万锐减到365万人,在这些士兵中能直接上前线的也就175万人。再看解放军,历经一年的战斗,兵力反而增加了许多,从一开始的120万发展到了280万人,其中东北地区的兵力就有149万,不仅如此,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和整体战斗力也有较大的提升。

第二点:从整体战略上,形成了合围的形式

大家都知道,东北的地理位置比较特别,东北地区虽然地大物博,但要想进入关内就必须得经过辽西走廊这一条狭窄的隧道,如果此地被控制,就等于掌握了整个东北的命脉,最终形成合围的战略形式,有利于将东北的国军部队赶进关内,然后一举将其歼灭。

第三点:从长远的战略上看,东北是全国主要的粮食和工业基地

众所周知,在上个世纪,东北是全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在这里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当时日本的关东军和伪满洲国就是在此成立的,并且在这个地方建造了大量的重工业基地。不仅如此,东北地区有很多煤炭和生铁,这些都是重工业必不可少的资源。据相关资料记载,解放战争期间,东北地区的煤炭、矿石等产量都位居全国首位。要想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就必须先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只要能拿下东北,就等于控制了国家的命脉,这样一来,离最终的胜利也就不会遥远了。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的重要性不用我说大家也明白。辽沈战役期间,我们解放军战士的每日用粮标准是1.5斤左右,如此一来,一支百万大军仅数月就能消耗千万斤粮食,而东北正是盛产粮食的地方,只要拿下了东北,粮食问题自然就不用担心了。

以上三点就是小编总结的原因,相信看完这篇文章后,大家也应该能明白为什么三大战役中最先打辽沈战役了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