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一靠武攻,二靠文治。武攻靠将才,文治靠贤才。这是当时国君的基本认识,所以对于人才渴求之甚,无以复加。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可见将才如凤毛麟角,又曰,大将无能累死三军,可见将才的关键作用,再曰,一将成名万骨枯,可见培养一位将才的成本有多高。

武将如此,贤才亦然。

古人对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留住人才、让人才发挥作用极为重视。其意义,小者关乎国家兴衰,大者关乎民族存亡。所以历代国君莫不以礼贤遵贤为傲,除非安于现状者。礼贤下士,目的是为了得到人才。

著名的人才商鞅原是卫国的贵族,无奈自卫懿公养鹤败国后,卫国由大国沦为小国,至春秋末期,更是被卫庄公蒯聩与卫出公辄父子争国的事件耗尽了几百年来的积累,卫国从此破落。无奈商鞅去了魏国,公叔痤识得商鞅奇才,几次向魏惠王推荐,不用,至公叔痤临死前再次要求魏惠王任用商鞅为相,如若不然就把商鞅杀死,不要让他离开魏国,落入他国手中。而魏惠王仍不用商鞅,也没有杀了商鞅。公叔痤死后,商鞅离开魏国西入秦国。而秦王一开始也是不识人才,只是在景监的一再坚持下,才通过三次交谈,逐步认识到商鞅的学识,启用商鞅,变法成功。

可见一个人才的出现,经历了多少波折,也是双向选择的结果。昏君当道,报国无门,商鞅只得离开卫国去了魏国。此后又因为魏惠王有眼无珠,不识人才又悻悻而去。而幸运的恰恰正是魏惠王不识人才,要不然商鞅也不得活命。到了秦国,一开始并不顺利,秦孝公三次交谈,第一次讲天道,秦孝公睡着了,第二次讲王道,秦孝公依然兴趣索然,直到第三次商鞅说出了霸道,秦孝公才拍案而起,彻夜长谈,拜商鞅为相。如此看来,秦国也差一点错过人才,差一点错过兴盛的时机。

国君求人才,人才也在找出路,而人才出山的动机各异,有的是为了生存,有的是为了学有所用,有的是为了名垂千古,有的是因为悲天悯人,如此一来,人才也分出了三个境界:为了名利、为了尊重、为了理想。

君王渴求人才的程度也有三个级别:国家危难、国运衰落、成就霸业。国有危难之时,主动出山的人才无异于雪中送炭,没有济世救民的想法不可能自告奋勇,而最终起作用的也是他们;国运衰落时,人才应者云集,不过最后多是看中了名利的人才起了作用;欲兴霸业之时,更是各色人才云集,热闹非凡,想名垂千古的,想沽名钓誉的,想投机取巧的,想一展抱负的,这些人才也在利用一国之平台实现自己的目的,人才和国君更像是合作关系。

人才的层次决定了国家的运势。卫国基础薄弱,没有商鞅发挥作用的土壤,只能任其衰败。而魏惠王不识人才,放走了商鞅,又迎来了庞涓,却因为庞涓挤走了同门师兄孙膑,最终害人害己,魏国国运错过了一个历史契机。最终秦孝公识得了人才,秦国从此走向强盛。

人类社会发展的头部模式就是以少数人才带动多数人发展。培养人才、识别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不仅是古代,也是现代社会一个持久的话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