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专属于自己的性格特征,对某些物品的喜爱也是完全不同的。这里所说的“每个人”,同时也包括还处在婴幼儿时期的宝宝们,宝宝年纪虽小,但是对于事物的喜爱度也有自己的判断。

晓晓今年三岁,正是要送到幼儿园的年龄、平时在家里,晓晓有不少玩具,但她对一个小狗型的玩具简直是“青睐有加”,不管去哪都要带着,就连上幼儿园也不例外。晓晓的父母对此十分担心,一是因为去幼儿园还要抱着一个大型毛绒玩具不太合规矩。二是因为父母害怕晓晓对一件物品如此喜爱,是不是因为有“恋物癖”?

其实,晓晓的父母是把“恋物癖”和“恋物情结”搞混了。晓晓这样的情况属于“恋物情结”,与恋物癖并没有关系。如果说恋物癖是一种精神类疾病的话,那恋物情结只是一种人类用于寄托自己的感情的方式。寄托感情的方式每个人也各有不同,只不过有恋物情结的人选择把情感寄托在一特定物品上。拥有恋物情结的人并不在少数,包括中国知名游泳运动员傅园慧。

熟悉傅园慧的人都知道,傅园慧不管走到哪身上都会挂着一个红色的圆环线圈,她还给这条线圈起了一个名字叫“摸摸”。傅园慧从小就离开父母独自训练,难免有想家的时候,所以她选择了把对爸爸妈妈的想念寄托在了这条红色线圈上。想父母的时候就摸摸它,久而久之,这条普通的红色线圈已然成为了傅园慧在参加比赛过程中的精神支柱。

除了傅园慧之外,还有很多孩子都有这种情节,归根究底还是因为缺少父母的的陪伴。很多孩子从小在长辈身边长大,情感最充沛的时候父母并不在身边,只能把对父母的思念寄托在某些物品上。“恋物”一词展开来说即为迷恋物品,让幼小的孩子从小迷恋物品,可想而知他有多么缺乏陪伴与爱。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这样的恋物情结,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一、主动帮助孩子融入新环境

在前面的故事里,晓晓上幼儿园非要带着自己的毛绒玩具其实是很常见的。除了“恋物情结”的原因之外,还有对幼儿园这样陌生环境的惧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家长可以先采取帮助孩子熟悉陌生环境的方法。例如带孩子提前了解幼儿园内部的环境,熟悉自己的老师。孩子在进入幼儿园的时候就能少一些惧怕,多一些坦然,可以从根源上减少一些孩子对自己熟悉与喜爱的物品的依赖的情感。

二、尊重孩子的喜爱

有的父母在发现孩子有恋物情结后,并不对此多加了解,就认定这是“恋物癖”,想要用最直接的方法减少孩子特殊的恋物癖好。殊不知,这同时也是最残忍的方法。

家长一定要明白,恋物癖与恋物情结并不像。孩子在小时候对物品的迷恋只是恋物情结,这是孩子缺少安全感的表现之一。对此,初期的父母应该抱有尊重孩子爱好的态度去对待。通过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去减少孩子对物品的依赖。每个人都有保留自己爱好与癖好的权利,即使是家长也不应该用激进的方式去加以制止。

三、对孩子多一点陪伴

孩子到底为什么会对物品有依赖情节?其实是因为家长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关爱,而让孩子依赖家长。想要让孩子的恋物情结消失,家长首先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否对孩子平时缺乏足够的关爱?发现自己身上的原因之后,再对孩子的态度加以改变,这才是家长最正确的做法。

四、耐心等待恋物情结消失

在发现孩子有“恋物情结”的时候,孩子的年龄一般都比较小,这个年龄的孩子并没有对外面的世界有太多的了解和认识。他们对于一个物品经常会倾注比成年人更多的感情,这时候家长在采取了正确的做法与态度后,可以采取等待的方式。等孩子见识了外面更丰富多彩的世界,对物品的依赖就会少很多了。

在发现孩子的恋物情结后,家长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孩子,用正确合理的态度帮助孩子减少依赖,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