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41是我國最新的陸基機動洲際彈道導彈,而東風5B則是陸基固定發射井式洲際彈道導彈,二者都是對大洋彼岸的戰略對手執行戰略核打擊任務的。總體上來看,東風5B的技術源自於八十年代定型生產的東風5,這是我國唯一進行了全射程實彈射擊試驗的導彈,技術更爲成熟,可靠性也更高,成本也更低。而東風41在2019年國慶閱兵才正式亮相,由於後發起點高,因此技術上肯定更爲先進,不過由於實彈發射次數不多,其可靠性仍然有待驗證。如果真的要說哪個更厲害,只能說兩款導彈各有千秋,都是大國重器。

東風5B和東風41最大的區別在於二者所使用的發動機不同,重量也天差地別,東風5B採用老式的兩級液體燃料發動機佈局,足有近200噸重,而東風41則使用新式三級固體燃料發動機設計,體重只有約63噸!液體燃料發動機最大的特點就是推力大,比衝高,所以東風5B射程遠,彈頭重,一發命中足以毀天滅地。根據外界推算,東風5基礎型的射程只有1萬公里,而東風5B的射程則達到1.4萬公里,足以攻擊美國絕大部分本土。而東風5B可攜帶的戰鬥部也達到了驚人的4噸重,可以搭載單枚600萬噸TNT當量的超級熱核彈頭,一發威力足以摧毀整個紐約市。

相對來說,東風41固定燃料發動機推力就要小一點,而且因爲燃料少,所以持久力也沒有東風5B強,因此東風41在射程和載荷就遜色不少。根據相關人士推測,東風41的射程大約在1.2萬公里左右,有效載荷不會超過2噸。得益於我國核武器小型化的最新成果,2噸的載荷足以讓東風41搭載10枚200公斤左右的小型熱核彈頭(30萬噸TNT當量)。相比於東風5B最多6枚的分導式核彈頭,東風41確實擁有後發技術優勢。

分導式核彈頭越多,代表着突防能力也就越強,目前美國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國家彈道導彈攔截系統,單彈頭的洲際導彈很容易被攔截。東風41不僅彈頭多,並且每枚彈頭的體積還更小,甚至可能擁有末端機動變軌能力,而這一切都能有效對抗彈道導彈攔截系統。

東風41在精度上也要高過東風5B,東風5B採用傳統的機械式慣性制導方式,這種制導方式雖然成本低,但是隨着射程的增加,在座標軸內的計算誤差也會不斷疊加,因此東風5B在攻擊末端的圓概率誤差達到500到1000米,如果要用來精準的打擊某個軍事設施,即便有超大威力的核彈頭,依舊還是可能讓對方逃出生天。而東風41則採用了更先進的激光陀螺慣性制導加星光制導的混合制導方式,可以有效修正慣性制導帶來的誤差,根據俄羅斯白楊M導彈性能推測,東風41的末端精度應該在100到300米之間,足夠對敵人大型戰略目標執行精準的斬首行動。

那麼東風5B真的就一無是處了嗎?還真不是!除了威力大,它還有一個大優點!早期的東風5使用的液體燃料具有強腐蝕性,如果在導彈內部存放太久很容易腐蝕彈體和發動機,所以必須在發射之前臨時加註燃料,這一過程往往需要一到兩個小時,嚴重影響了導彈的快速反應能力。

爲了規避這一缺陷,東風5B已經開始採用先進的預包裝液體燃料,這種燃料腐蝕性低,在彈體內存放幾個月甚至幾年都不會有腐蝕性,所以現在的東風5B都是提前加註燃料後進行戰備值班的。由於東風5的發射井是固定式的,各類攻擊參數都是提前計算好的,只需要一聲令下,把井蓋打開就可以隨時發射。而東風41雖然使用TEL運輸起豎發射一體車後具備無依託發射能力,但是由於發射地點是隨機的,還需要加固底盤,臨時計算並輸入各類參數,總時間在15分鐘以上,反應速度可能並沒有東風5B快。

東風5B最大的缺點是戰時生存能力差,雖然通過更新液體燃料的方式規避了發射準備時間長的難題,但是發射井是死的,而且肯定早就被對手偵查到了具體位置,一旦發生戰事,東風5B發射井會成爲首要打擊目標,很難在第一波核打擊中生存下來。而東風41可以跟隨發射車翻山越嶺,馳騁在祖國的任意地點,對手很難在這麼廣闊的面積快速鎖定到東風41的位置,自然也不可能進行攻擊,而這也是東風41的最大意義,在快速機動中出其不意地對敵人進行致命一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