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古代社會由於交通不便、社會生產力不發達等因素導致不同政權和地域之間的交流非常不便,但翻譯仍舊是古代社會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工作。

它不僅在民間能夠起到互通有無的作用,在政治層面也具有不可取代的效果,畢竟正常交流永遠都是合作的第一步。在宋代,翻譯則得到了較大發展,並且在當時的社會中起着涉及面廣且程度深的重要貢獻。在政治上與他國互相溝通來往

宋朝雖然與漢唐一樣被列爲大一統王朝,但它實際上卻面臨着多個民族政權並立的局面,這些政權自然都有着屬於自己的文字和語言。如果宋朝擁有平推他們的實力,自然也不需要在交流上多費心思,但當時的現實情況卻極力需要它促進兩國正常交流。

在與契丹使節的宴會活動時,契丹方面的翻譯人員往往會被排除在宴會之外,宋方的翻譯人員雖被允許參加,但卻沒有獨立回覆和詢問的資格,一切都需要聽從命令。而當皇帝面見契丹使節時,則是由通事來擔任翻譯和禮儀檢查。

除此之外,宋代的翻譯人員還需要負責其他方面的工作。由於文化差異,外國使節往往並不清楚本朝的日常習慣和文化風俗,就算無心做出錯誤行爲也並不會知曉,而且還會破壞雙方交流的心情。因此,教授外國使節禮儀非常重要。

外國使節們遠道而來,宋朝自然不能在生活上虧待了他們,需要將他們所需的物資進行一一清點和準備,就連打造銀器都包括在內。最後,則是在宴會上擔當爲外國使節們勸酒的工作,烘托宴會氣氛,“勸都管以下酒,只令通事斟勸。”軍事層面的作用不可忽視

當然,既然可以用翻譯來進行和平交流,那麼自然也可以使其在軍事上發揮作用。由於翻譯人員往往具有在不同地區的生活經歷,這使他們可以爲宋朝政府提供當地的完善信息。如對闍婆國使者的到來,宋朝翻譯人員就給出了“今主舶大商毛旭者……食畢,羣猴食其餘”這樣的描述。

這些信息既開拓了宋朝政府的眼界,也爲它制定對外戰略和政策提供了依據。甚至有的譯者還可以憑藉一嘴熟練外語擔當宋朝政府的間諜或者謠言製造者,從而爲宋朝軍隊建立優勢。

除了這種政府層面的翻譯活動,就算是直接的軍事活動當中也需要翻譯的出現。在宋朝邊境,軍隊當中一般都會出現“藩漢雜爲一軍”的局面,如果沒有足夠的譯者,將十分容易導致軍令上下不一致的情況。

甚至一些道德敗壞的譯者故意傳遞錯誤信息,引發軍隊混亂。如果將領本身精通外語,也可以在戰術佈置上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如張岊就曾在偵察西夏軍隊的活動時,以純正的西夏口音使敵人消除戒備,最終成功逃脫,外語真的可以救命。對外貿易當中必須的交流活動

正是由於在政治層面的和平交流,宋朝才能夠對外簽訂和平契約、停止干戈,同時雙方在民間也會開始較爲密切繁榮的貿易活動。而在這些活動當中,翻譯則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當時宋朝的鄰國衆多,西夏、金、遼、大理等等,更爲翻譯的出現和盛行提供了很大現實空間。

除了注重對他國少數民族的交流外,宋朝還對一些自己統治區域內的民族展開了“雙語”教育,不但促進了漢文化與其本地文化的進步,也爲宋朝在當地的管理提供了極大的便捷。

除了陸地鄰國的貿易之外,宋朝的海外貿易同樣發達。據史籍記載,當時宋朝的海外貿易“鹹奉玉帛而介九賓,襲衣冠而獻萬壽”,這自然吸引了許多外國人來此做生意或者定居,一些港口居住的阿拉伯人數量甚至能夠達到數十萬。

爲了應對這種情況,宋朝專門設立蕃坊這一機構,“置蕃長一人,管勾蕃坊公事”。當地長官爲了更好地管理蕃坊,有的還自學外國語言,將部分心懷鬼胎的譯者刻意製造事端的意圖打破,加強了當時宋朝政府管理的高效性,促進了海外貿易的持續繁榮。

佛教經文的翻譯也是重要內容

由於宋太宗得位不正,這使其竭力尋求以佛教爲主的思想武器來使自己的即位更爲合理與正統。他不僅在全國各地廣泛推行佛教、建立寺院,還親自撰寫了佛經。

其後宋真宗、宋仁宗等也依舊延續推崇佛教的政策,使佛教在全國範圍內都開始享有較爲崇高的地位,這也就在政治層面推動了佛經翻譯運動的盛行。但需要注意的是,絕大多數宋朝皇帝對佛教都只是存有利用之心、而非真正地崇拜禮遇,一旦它的發展顯現出不可控的態勢,那就必將遭到嚴厲打擊。

宋代翻譯佛經的政府機構前爲譯經院,後爲傳法院。其中,擔任翻譯的人有西天譯經三藏、西天同譯經三藏、梵學筆受、證義等等,各司其職。

正式翻譯前還需要進行建立道場、沐浴焚香等操作,翻譯時的語句也需要幾人共同商議才刻意最終確定下來。而在這過程中,皇帝名諱可以不用顧及,帝王駕崩也不用中止,體現出了宋朝政府的高度重視。此外,這些翻譯人員往往都會擔任一些職位清閒的官職,如朝請大夫等等,主要是宋朝政府爲了區別不同等級而設。總結

雖然無論是在翻譯規模還是內容上,宋朝的翻譯活動都完全無法與現代相比,但只要聯繫到那時所處的社會環境,我們又不得不對這些譯者感到敬佩。

在沒有固定學習方法和條件的情況下,他們完全是憑藉着長年的生活經驗自學成才,並憑此在社會不同方面的發展都做出了一定貢獻。當然,如果不是宋朝這麼複雜的政治格局,翻譯的重要性也不會提升到如此高的程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