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国的较量中,许多事物的诞生或许并非由于其实用价值,而是政治意义,说白了就是“面子工程”。在这方面,苏联人的造诣可以说是独一档。苏联时代,他们缔造的形象工程数不胜数,其中一部分的规模大得令人发指。我们今天就来讲一座名叫皮拉米登的小城,看看鼎盛时的苏联究竟有多霸道阔绰。

波罗的海三国北方的海洋上有一处群岛,早在12世纪时便被挪威人发现。1596年,荷兰航海家威廉·巴伦支将其命名为“斯瓦尔巴群岛”。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们对这片悬在海洋中央的岛屿并不怎么很感兴趣,它也通常被用作捕鲸者的一处基地。然而进入20世纪后,人们在群岛上发现了煤矿,这也令其成为诸国眼中的香饽饽。

1920年2月9日,18个国家共同签署《斯瓦尔巴德条约》,约定群岛永远不被战争侵染,主权归挪威,凡是在合约上签字的国家均可在岛上进行商业活动。鉴于斯瓦尔巴群岛独特的地理位置,按理说急于向外输出革命的苏维埃政权肯定不会错过这样一个机会,不巧的是,当时苏俄正被内战搞得焦头烂额。于是后来有这样一种说法:“俄国人对《斯瓦尔巴德条约》十分不满,因为他们感觉自己被冷落了。”

利益面前,知难而退可不是苏联人的风格,事实上,他们也确实一直为能够横插一腿而做着努力。1925年,苏联在条约上签了字,不久,瑞典就送来了“助攻”。原来早在1910年,瑞典人为方便在斯瓦尔巴群岛上开矿,建立了一座名为“皮拉米登”的小城镇。1927年,苏联从挪威手中买下皮拉米登,将势力扩张到群岛的战略构想终于成为现实;9年后,苏联又获得了小城南部巴伦支堡的采矿权。或许对其他国家而言,斯瓦尔巴群岛更像是一块“白捡来”的土地,能捞到一点好处是赚,捞不到也不亏;对苏联不然,从一开始,苏联人就赋予此地以极高的战略地位。

在最初一段时间里,苏联方面并没有搞出大动静,工人们照常采矿。二战结束后,随着冷战开始,出于输出意识形态的目的,“面子工作”变得尤其重要,苏联人立马开启了对皮拉米登的改造。按照他们的构想,这里应当被建立成一座能够呈现出苏维埃式乌托邦繁荣与美好的“模范城市”,居民在其中安居乐业,享受制度带给他们的超高品质的生活。要达成这样的目标,第一步自然是要大兴土木。

值得一提的是,在荷兰语中,“斯瓦尔巴”的意思是“冰冷的海岸”——这儿一年到头被冰雪覆盖,土地被冻得硬邦邦,施工难度巨大。寻常工程机械难以洞穿冻土,苏联人不惜从国内搬来各种大型工程机械,硬是在坚硬的地面上凿出一个个基坑。为满足建造要求,他们也不得不用轮船将大量建筑材料运到群岛上,虽然这个过程无比烧钱,但在当时苏联强悍国力和执行力的支持下,皮拉米登很快便焕然一新。

从照片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小城中的建筑多以典型的苏联式小楼为主,布局极具秩序感,随处可见的各种装饰和列宁雕像更使得气氛顿时苏维埃起来。房子是堆起来了,但人要在这块“不毛之地”上生活,必须要有充足的生存资料。显然,皮拉米登的土壤并不适合耕种。为此,苏联人特地从本土运来几大船乌克兰黑土,在特别修建的屋子里搞起了“室内栽培”。于是,生活在小城中的居民可以吃到各个季节的蔬菜,除此之外鸡鸭鱼猪牛羊肉一样不少。

在一番紧张的张罗后,小城皮拉米登总算开张营业了,当局将大量采矿工人及其家属运到岛上,小城顿时变得热闹起来。然而,苏联方面显然不满足于此,他们又为皮拉米登精心建造了许多“配套设施”。当局召集全国最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和行业专家,为皮拉米登设计并建造了体育馆、游泳馆、音乐馆、电影院和活动中心等等。工人们严格按照“八小时工作制”上下班,空余时间可以在全天免费的食堂里享受美食,还能电影院里可以观看到几乎所有当局审核通过的影片。除此之外,小城还特意为年轻男女准备了单身公寓,甚至还有为人和宠物准备的公墓。毫不夸张地说,甚至连许多生活在莫斯科的市民都无法享受如此高品质的生活。

完美的苏维埃式社会究竟是怎样的,皮拉米登就是一个模板。它的诞生立马吸引了世界的注意,许多来自西方各国的好奇者不远千里跑到岛上想要亲身体验。苏联政府也很大方,直接将小城彻底开放,任何国家的人都无需签证便可自由出入参观。他们不但会受到热情的招待,甚至还可以到免费食堂里吃顿饭——在冷战两大阵营剑拔弩张背景下,这样的事情恐怕称得上天方夜谭了。

20世纪80年代初期,苏联国力抵达巅峰,皮拉米登也呈现出了空前的繁荣。在西方人眼中,小城中的生活方式显然更令人向往,但恰恰如同人们常说的那样:你所看到的东西只不过是他们想让你看到的——这种美好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皮拉米登的好日子即将到头了。

当年挪威为啥肯把皮拉米登卖给苏联?这当然不是好心做善事。早在几十年前,挪威人便发现这儿出产的煤矿质量很差,利用价值极其有限,再加上高昂的运输成本,想要靠它盈利是不现实的。苏联人硬是在冻土之上建立了一座城市,向西方世界展现苏维埃制度的优越性,当然了,这是建立在苏联强大国力之上的。随着苏联国力的衰颓,这种“赔钱赚吆喝”的事儿立马就玩不转了。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当局大幅削减对类似项目的财政补贴,工人工资不断缩水甚至被拖欠,皮拉米登立马陷入困难;不仅如此,随着物质资料的减少,人们在此处的生活水平立马大幅下降。到了80年代末期,苏维埃政权的羸弱已成了无法掩盖的秘密,西方诸国都等着看热闹,皮拉米登这样的“面子”自然也就没必要再维护了。即便如此,即便是苏联解体后,俄国人依旧没有放弃这座光辉一时的小城,人们仍在这儿生活,生产着那点儿可有可无的煤矿;令它被彻底抛弃的是一场灾难。

1996年,一架从莫斯科飞往皮拉米登的客机在斯瓦尔巴群岛坠毁,机上141人无一幸免。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是生活在岛上的工人和家属,其中还有3名儿童。惨剧爆发后,人们开始反思一个问题:皮拉米登的现状真的还有维持下去的必要吗?很快,岛上居民开始被厌倦、恐惧、疲惫与绝望感支配,2年后,俄罗斯政府宣布关闭煤矿,将皮拉米登居民全部撤回。1998年10月10日,随着最后一人的撤出,皮拉米登终于沦为鬼城,化作浩瀚历史长河中的一粒尘埃。

如今的皮拉米登依旧伫立在冰海中的岛屿之上,与同样被整个抛弃的普里皮亚季不同,得益于恶劣的气候,人类的生活气息还远未被大自然消除。岛上建筑大多保存完好,仿佛当年的居民随时有一天会再回来居住一般。如今,这儿已成为探险者和艺术家们的天堂,他们在这里满足好奇心,或是在沉寂的寒风中思考着人生价值。早在许多年前,俄罗斯当局就试图将小城重新开发,作为一处旅游景点——这个计划大可不必着急,考虑到斯瓦尔巴群岛的自然条件,专家估计小城至少还能完整地保留5个世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