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是现代清宫剧中最有牌面的,然而在艺术加工之下,“康乾盛世”已经有被过度吹捧的趋势。特别是乾隆帝,他后期奢靡的生活是导致清朝由盛转衰的重要原因,而且他有一项恶行让后人极度不齿——毁书、题字。

易中天曾因此在演讲中大骂他为“王×蛋”,现代很多收藏家们还调侃他为“爱新觉罗·牛皮癣”。

说起历史上对文化传承破坏最大的皇帝,大家第一反应通常是炮制了“焚书坑儒”的秦始皇。但是很多史料和现代学者研究认为,秦始皇“坑”的是坑蒙拐骗的方士,也就是后来的算命先生;“焚”的也主要是各国撰写的史书。否则如果真像司马迁写的“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那今天我们也不可能再看到这些典籍。

但是在离我们最近的清朝,乾隆皇帝对文化典籍的摧残却被非常详实地记录了下来。历史课本中说乾隆在文化上的最大贡献就是主持编纂了《四库全书》,然而这本号称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却被很多研究学者称为“四库毁书”。

《四库全书》毁了多少书、又毁了什么书呢?由于清末战乱,现在留下来的《四库全书》已经被佚散了很多,但是根据总录记载,《四库全书》一共收录了3500多种图书。然而在其编纂过程中,乾隆一朝禁毁的图书就多达3100多种、一万三千多卷。

根据这些统计数据,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在乾隆禁毁图书面前完全不够看。《史记》记载,秦始皇想以法家思想治国,焚毁了《诗》、《书》和其他派别的学说。而乾隆编纂《四库全书》时的禁毁,可以称得上是一次囊括中国上下几千年,涉及历史、文学、社会民生各方面的地毯式毁灭。

明朝编纂了著名的《永乐大典》,好大喜功的乾隆帝便立志要做出一番更伟大的成就。在编纂《四库全书》前,乾隆以朝廷之力花了七年时间要求各地政府、私人藏书楼和个人进书,前后整集图书12237种。

然而各地积极进书后,就是一场对典籍的“屠杀”。当时《四库全书》“编辑部”将征集来的图书分为“应抄”、“应刻”、“应存”三类。这些说法听起来比较温和,但是“应存”一类其实就是观点不正确、不能被收录的。

这些“应存”图书最后到哪里去了呢?幸运一点的能在《四库全书》中留下一个名字,而不幸的则完全被湮没在历史中。

以“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都能被打成文字狱来看,这些应存而未存的书中,有相当的部分都是被“误杀”。除此之外,涉及明朝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记载的史料书籍更是重灾区。学者根据留存下来的细枝末节推算出的繁荣明朝,与清朝编纂的《明史》中政治昏庸的明朝皇帝形象大相径庭。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中国古代数千年来,史官是超越皇权的存在,“据迹实录”、君史两立”、“以史制君”,连皇帝都不能擅自阅读、更改史官的记载。

然而正是在清朝,史官彻底变成了修饰历史的“小说家”。乾隆时的文人因不满这一点,闹过“不读史”的反抗风潮,却最终在皇帝威权下不疾而终。

《四库全书》当然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当我们翻开一页页留存的史书时,却应该记得这背后蕴藏着的悲壮过往。

相关文章